评唐洁霞老师的研讨课
今天,我们聆听了唐洁霞老师的5B Chinese festival的第二课时研讨课。现将几点想法整理如下:
主题鲜明,目标明确。整堂课围绕Chinese festival这一主题开展活动,唐老师设置了四个task,让学生们从时间、食物、活动等方面讨论四个中国传统节日,并根据第二课时的学时情况拓展了summer holiday,Women's Day,Tomb Sweeping Festival和Lantern Festival等词汇,丰富了学生的话语,并更贴合我们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对话时有话可说。
问题开放,小组合作。本课时一开始唐老师就通过开放性的问题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 spring festival?引导学生从四个方面讨论某个节日的细节,并以此作为模板,构成思维导图,让学生们最后根据这一模板来讨论自己最喜欢的节日。
活动丰富,训练语言。唐老师用let's guess引出中国春节,并讨论节日细节信息;接着用read and fill,让学生们学会精读课文并找出关键信息;然后用let's read来巩固文本信息;最后用let's talk让学生独立尝试讨论自己喜欢的节日。这些活动给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在生生互动中潜移默化的掌握了目标技能。
善于捕捉学生资源。唐老师善于抓住学生的有效资源和错误资源。班上有几个孩子词汇很丰富,唐老师就利用他们的生成资源,如summer holiday, Women's Day教授一些拓展的内容。对于出现的典型的错误资源,如有个学生说My mother’s birthday is October。唐老师及时改正学生的错误概念,说My mother’s birthday is in October。
值得商榷的两点:第一,作为第二课时,对于每个节日的活动等内容偏少,不够丰富,学生给出的资源毕竟有限,所以老师应该提前左右铺垫,给学生补充更多的内容,这样学生在最后语言输出时才有内容支撑;第二,唐老师一开始引出春节时,准备了一页PPT,里面介绍了春节的8个活动,很贴近学生生活,可以让学生讨论学习。此处唐老师一带而过,比较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