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五月评课
《三角形内角和》评课稿
发布时间:2019-05-1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苏俊彦

  有幸聆听了潘小福工作室老师的“三角形的内角和”这节课,感慨颇深。整节课周老师亲和力十足,师生之间互动性强,课程安排紧凑,节奏感强。课一开始,周老师用猜谜语引入正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以一种积极的状态,快速进入到学习中来。

  接下来,周老师带领学生复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调动起来,同时也为后面三角形内角和的探究奠定基础。在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个重点知识环节,周老师先让学生猜想,然后放手让学生操作、验证,让每一个学生都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积累起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

  周老师先让每个孩子任意画出一个三角形,并测量出每个角的度数,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孩子们动手操做,参与度百分之百。然后周老师将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小组内讨论:不用量角器,如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学生动脑筋思考,想出了剪拼和折拼的方法,直观地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通过剪、拼、折这一系列活动,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周老师把“学数学”的过程变成了“做数学”,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样的课堂才真实有效,学生的个性和思维才会得到充分的发展。

  周老师在拓展延伸这个环节设计得很好,从一个任意的三角形切割分成两个三角形,再到合并成一个三角形,学生都能准确地判断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学生学习效率之高,可见周老师的教学多么的扎实。

  在练习环节,周老师设计了三道智慧闯关游戏,练习有难有易,层次分明。这些不同层次的练习更加开发了学生的思维,加强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孩子们抢答激烈,与老师互动频繁,课堂气氛非常热烈。

  最后,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就是在探索不用量角器验证三角形内角和180°这一环节,教师可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并且适当予以帮助,这样每一组的探究会不会更成功一些呢?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