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五月语文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9-05-2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宋宇

《月光启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亲情依依”,这一单元向我们展示了人间最美好的感情:爱情、亲情、友情,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本文是一篇内蕴丰富的散文,以“歌谣、故事、谜语”的形式,充分展露“母爱、童心、智慧”这一主题。作者描绘了小时候,母亲伴着皎洁的月光,为我唱起童谣,正是这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童谣,唤起了“我”对文学的热爱,启迪了“我”的想象,使“我”走上了文学的道路。

通过对文本的研读,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我把教学重点拟定为:通过对课文具体语言文字的朗读、品悟、表达,感悟作者在月光下从母亲那里得到的启蒙教育,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难点是理解课题为什么是“月光启蒙”而不是“母亲的启蒙”等等。根据我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的教学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步:读歌谣,感受歌谣魅力。 通过读歌谣,酝酿情感,体会歌谣给予我的启蒙是爱劳动,爱生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然后听歌谣,从作者的感受出发,抓住“芳香”体会歌谣的音韵美,感受歌谣给予我们的启蒙之一是爱民间艺术。

第二步:感悟月光下母亲对我的启蒙教育。联系母亲劳累了一天还不忘搂着我,给我唱歌谣,还唱得如此动听,如此悦耳;唱累了讲神话故事;讲述幽默风趣的童谣;说有趣的谜语体会浓浓的母爱。我的设计意图是通过这几个层次的教学,使学生对“母亲把对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这句话的理解水到渠成。

第三步: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感激怀念之情。在课文拓展部分,我介绍作者所取得的成就,使学生认识到他的成功是与母亲月光下的启蒙离不开的,并设计了出示《月光启蒙》的部分原文——“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使此时痴呆傻笑的母亲与课文中慈爱聪颖的母亲形成强烈的对比,唤起学生的自由感受。

教学后,感觉到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1、品读不到位,导致学生对母亲的爱、对童年时代月夜下的“美妙”感受不够深刻,所以当补充“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这一段时,给学生带来的情感冲击还不够大,与我之前设想的效果相差甚远。  

2、在时间安排上。为了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这节课本来是以学生练笔作为结束的,但是,由于之前的时间安排不够紧凑,尤其是“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为课题”这一问题浪费了很长时间,所以练笔没有得到落实。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