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姑娘》评课
听了韩老师的棉花姑娘,感触良多,学习的地方也很多,下面我就来谈谈这节课的收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学生自主学习得到了体现
在这节课上,韩老师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和谐课堂教学氛围,课一开始,韩老师出示图片,用亲切的语言对学生说:“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请跟她打打招呼吧!”学生很兴奋,在跟“棉花姑娘”打招呼的过程中自主发现了 “姑娘”中的“娘”应该是读轻声的,并且发现“姑娘”中两个生字宝宝偏旁一样等知识的渗透。
二、识字教学扎实有效
我们知道,识字教学是低段教学的教学重点。韩老师在这堂课上重视识字教学,并且形式多样。如:看图识字,随文识字、猜字谜,指名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分组读等反复识记生字,并且用游戏法进行巩固,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趣中学”、“乐中学”。
三、课文教学“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
在学习2—4自然段时,韩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创设的情境中,针对每一个环节都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体验,有一种节节深入,环环相扣的层次感,一种抑扬交错,张弛有度的节奏感。在教学中,廖老师先引导学生读好棉花姑娘的话,再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是棉花姑娘,教师接着引读:假如你的全身正有无数的小虫在叮咬,你么多盼望有医生来给你治病啊!心情多着急啊,燕子医生来了,你着急地说……;唉,燕子治不了你的病,你的心情多难过啊,虫子越来越多,疼得不得了;啄木鸟医生来了,你难过地说……;青蛙来了,他专吃庄稼的害虫,一定能治好你的病,你高兴地说……。让学生在角色朗读中体会棉花姑娘的急切心情和动物医生帮不了棉花姑娘的抱歉心情。这样的朗读指导落实了语言实践过程,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各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使整个课堂活了起来,韩老师自始至终都让学生置于课本的情境之中,让学生感觉自己就是棉花姑娘,同时在情境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不由自主由情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