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五月反思
发布时间:2019-05-3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吴轲

《小猴子下山》是一篇童话故事。文章主要讲了一只猴子下山,先掰了一个玉米,看见桃子就扔掉玉米,看见西瓜就扔掉桃子,看见兔子就扔掉西瓜,最后一无所获。对于这样一篇课文,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设置为:学会本课10个生字;朗读课文,看懂图意,大概了解课文内容;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备课的过程中,让我最纠结的莫过于对于识字环节。识字环节主要有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两种方式,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比较合适?思忖良久,我决定还是用集中识字加随文识字的方式,在学生自读课文以后,以检查的形式来认读。其中的“掰、扛、扔、摘、抱”都是动词,可以用做动作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认读(其中“掰、扛”随文识记)。这一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热烈。但同时有些孩子过于兴奋,所有课堂纪律还需进一步掌控好。

在本课中,我设置了以下环节:一、读文,扫清字词障碍。文章中准确运用了动词,这几个生字,是孩子们平时很少见的,因此,我将生字学习的重点锁定在“抱扛扔捧追蹦”这几个表示动作的词上。通过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去障碍游戏、边做动作边读这几个环节,有梯度地让孩子对这生字的音、形、义有了扎实地掌握。二、读准多音字。我把孩子平时容易读错的“结”和“空”作为训练的重点,在读字、读词语中孩子的认字能力有所提升。当堂让孩子拿出字典查,既训练了学生的查字典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印象 。三、我抓住课文中“又大又红、又大又圆”这几个词语,对孩子进行词句训练,让孩子在比一比,读一读再说一说。让一年级孩子初步感悟怎么才能把事物写具体写形象。同时强调不能出现两个反义词。

课后,我觉得我在教学过程中的朗读指导还不是很到位,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小猴子几次摘东西的心理是有些细微的变化的,所以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有所体现。总之,我们要在反思中提高,在反思中积累,经历就是财富,经历就是收获。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