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中的语料积累
语言能力是指在口头语言及书面语中运用字、词、句段的能力。在表达方面是指用词准确,语言明白、语句简洁,语言平易、文理贯通,能把客观概念表述得清晰、准确、连贯、得体,没有语病。课表中指出低年级重在鼓励学生自信地表达,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与教学的各个环节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不断培养和提高语言能力。
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更高目标是迈向积极语用,首先要有语言材料的积累、生活的体验和对生命的思考。生活体验多在课外,对生命的思考也多在更多的阅历之后,所以低年级的课堂更注重的是语言材料的积累,让孩子们在阅读时积累更充分的语料。语料的积累最基础的就是让孩子“有话可说,不愁说什么”,记得薛辉校长在一次区研讨课上幽默地打趣:“大部分孩子在描述眼睛的时候都说‘他有一双黑溜溜的小眼睛’,是因为眼睛都一个样吗?不是的,是他们的词语储备中只有‘黑溜溜’这一个词,想来想去,只能用这个词来形容眼睛了,哪怕他看到的不是这样的眼睛。”听到薛校说这话时我暗自发笑,可细细一想确是如此,孩子们若想更真诚、更自由地去表达和创造自己的思想之美、体验之美和心灵之美,那无疑该扩充自己的语料储备。如果课外阅读量不够,那么课堂上我们可以带着孩子们阅读,积累词汇、素材。(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