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学习歌》以朴素的语言、自身的品行循循善诱地让孩子理解中华民族“活到老学到老”的传统美德。整堂课我还是以歌唱为主,通过念童谣、唱童谣、师生合作唱童谣最后达到能够用轻快地声音进行演唱。对于这节课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这首歌曲的歌词亲切生动,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旋律多用开头重复后面变化的句式,简练而不单调。可也正因为如此,同学们在跟伴奏演唱时几句话很容易混淆,特别是第三小句和第四小句,后半句总是会走调,我采取的是在一开始学唱童谣是用手势比划出音的高低,让学生在心中对音的高低有一定的概念,可是跟钢琴伴奏时学生的音准还不错,跟音乐伴奏时还有小部分学生会唱不准。 所以我在想,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时候会碰到这种同头换尾的歌曲,我们要用什么样有效地方法让学生能够区分这些相似的乐句呢?第一,可以采取我这节课这种方法,把歌词的排列按照它的音高才出示,让学生在视觉上就有一个高低的概念。第二,可以通过柯尔文手势来帮助我们把握音的高低。第三,可以采取师生接龙的方式,让学生先唱相同的,通过对比把握音的高低。 这首歌曲的曲风有点偏流行风格,对于高年级学生我们在课堂中要如何让学生用轻松的情绪进行演唱呢?我这节课是采用律动来帮助学生进入那种流行曲风格那种状态,那么除了通过动作还能怎样解决呢,还需要在课后多和其他老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