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六月份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9-06-0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陶可萍

教《槐乡五月》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案例一】

师: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更俊俏了,她们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带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这句话里,为什么用的是“飘到”而不用“走到”或“跑到”?

生:可能是小姑娘走得比较快。

“飘”字在这儿用的很有趣,平时什么看到什么东西在“飘”?

1红旗在旗杆上飘扬。

2云朵在天空飘动。

3青烟、树叶等也可以用飘。

“飘”字一般用在一些比较轻的东西,比如:飘散的香气、飘逸的姿态、飘飞的心情这里为什么用“飘”字呢?让我们再去读读课文。

1这里用“飘”字,因为五月,槐花开放了,小姑娘们特别高兴

2“飘”可以让我们感觉得小姑娘快乐的心情和槐花的香气一起在空气中飘荡。

 

 

【分析和反思】:在五月槐花飘香的季节,槐花不仅仅是让孩子们大饱口福,享受吃的乐趣,更是让孩子们在嬉戏时有了更多的乐趣。小姑娘们有了槐花的装扮,变得更为俊俏一个“飘”字,将小姑娘们快乐的心情表露无遗。而小小子们呢,手里抓的、口袋里装的,都是槐花,就连嘴巴里塞满的,都是甜丝丝、香喷喷的槐花。一个大大咧咧的小男孩儿的形象分外鲜明,孩童们的天真快乐跃然纸上

我深入解读文本,解读学生,从文本中寻找语言训练的切入点,让学生体会文中“飘”字的妙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运用力。

这个教学片断中,推进的层次非常清晰。先让学生理解飘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东西可以用飘的?再引导学生读课文去思考。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