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评价。
教师示范“蝴”字的变化,展现“蝴”字的具体变化过程,让学生观察思考,感悟方法,为学生后面的独立作业提供方法支撑。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用替换笔划或夸张变形等方法将一个字或词进行大胆的想象和设计。同时,教师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些设计的字样,以供学生参考。这样的作业设计,重在提高学生的综合创作能力。在交流展示作品中,运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肯定优点,寻找作品不足之处,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2. 学习过程评价。
本节课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以游戏为先,开启学生的学习之旅。运用联想、类比的方法进行笔划替换,尝试用拟物、夸张等手段探索汉字的外形变化。当学生掌握替换笔划之后,教师有目的地构建生动具体的场景,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平台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猜测、辩论、欣赏、评价等活动,使学生充分经历了学习过程,巧妙化解了学习的重难点。此学习过程,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观察、创造、表现的能力,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了美术文化,提高了鉴别能力和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