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罐和壶(一)”反思
发布时间:2019-06-1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吴银兰

“罐和壶(一)”是一节“造型·表现”课程。本课旨在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生活细致观察的习惯,让学生通过艺术创作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丰富他们的艺术体验和感受。本课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用撕纸和绘画的形式,体验艺术的美感。教师紧密联系生活,从自家壶和罐的实物切入新课,直接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课堂气氛活跃。教师通过敲击听声音的方式,进行陶罐和瓷罐的材质对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课件中的精美图片,带领学生徜徉在古老而又神秘的历史长河中,领略中外罐与壶的造型美、色彩美、纹样美。教师在欣赏中自然融入趣味性的撕纸练习,再进行适当的添画,解决了罐的造型问题。教师又利用撕纸罐的练习作品进行添画,增加了壶嘴、壶把手等部件,使之成为壶的造型,巧妙地化解了教学难点。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喜爱的色彩和纹饰表现罐或壶的色彩和质感,给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

在教学演示环节,教师先从撕纸罐的造型开始,接着进行添画自然过渡到壶的造型,难度适中,讲解简单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在作业的设计上,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不同层面的作业: 1. 用撕纸添画的方式表现罐或壶,这种方法简单出效果,易于学生掌握;2. 在作业纸上直接描绘罐或壶,这种方式适合有一定美术基础的孩子学生,也更能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在课堂中进行随堂评价,教师给学生较多的表达时间,让他们有自由表达的机会。在评价的时候,对于评价的方式和标准、内容,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帮助更多的学生学会欣赏和评述他人的作品。学生的评价不能流于形式,要有针对性,表达要具体,不空洞。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