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听了包老师上的《昙花》,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案例一】
师:自读课文,用直线画出体现李小龙喜爱昙花的词语或句子。
生1:“抱”一个简单的动作,看出李小龙对昙花的喜爱和珍惜之情。
生2:从“守”这个词能看出李小龙对昙花的喜爱和珍惜之情。
师:结合实际,你觉得他是怎么守的?
师:让我们再来关注一下带有三个“买来”的排比句式。
生1:当要睡觉的时候,我就用冷水洗把脸,继续守着昙花。
生2:我托着下巴,守着昙花。
师:还有那些动词也能体现李小龙喜爱昙花的?
生3:动词“看、一骨碌坐、划、点”也能看出李小龙对昙花的喜爱和珍惜之情。
师:这是作者通过一组连续的动作写出了李小龙对昙花的喜爱和珍惜之情。
... ...
【分析和反思】:这个教学片断中,包充分调动学生了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个孩子都积极制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利用课文中的动词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感情朗读指导时,先从语气语调上把握。这样的朗读也是乐于被孩子们接受的。从这个教学片段看出,包老师的教学目标非常清晰,引导学生感知李小龙对昙花的喜爱和珍惜之情。这个教学片断中,感觉总的设计思路挺好。阅读策略的渗透也很明显,对比阅读、情境学习、拓展感悟等,运用得不错,这些策略学生应该掌握。行课中,老师非常关注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知、内化、积累。其方式多样,层次推进清晰,比如:让学生读读、划划、圈圈文中的关键词语,然后引导学生说说感受。再如:引导学生去品评优美的句式,最后包老师还引导学生把语言进行创造性地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