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读《吴正宪给小学数学教师的建议》有感
发布时间:2019-08-2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王婷

今年暑假,我有幸拜读了吴正宪老师的《吴正宪给小学数学教师的建议》一书。本书是吴老师和她的团队精心之作,书里既有吴老师四十多年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教育实践、教育故事、教育感悟,又有真心诚意“给老师的建议”。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1.把教育作为人生幸福的源泉2.真心与儿童做朋友3.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4.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课。其中最令我影响深刻的莫过于“好吃有营养的数学课”。

     数学一词在大部分人眼里代表着枯燥的数字,难背的函数公式,亦或是让人抓耳挠腮的抽象几何。每年高考时,数学总要上几回热搜,这也彰显出数学在广大学子心中的正宫地位坚如磐石。而孩童从一开始接触的数学是怎样的决定着他们对数学这门学科,这门知识的态度,也将影响他们今后横跨十多年的数学学习。那么,数学真的就只是冷冰冰的数字吗?并不见得。

做数学老师,常听见的一句话就是:数学来源于生活。每一课的备课目标中一定有一个叫作使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但真正能达到这个目标的又有几堂课?几个学生?这其实很值得思考。数学知识很多都是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提炼与加工,学习有意义的数学就是引导儿童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重新解读。儿童的数学体验其实早就存在,上学之前,他们就知道自己几点该起床,几点该吃饭,这里不就蕴含着钟表的知识;玩过的搭积木,各种形状,各种重量的小积木正是几何形体的最初概念;每年过生日,过年收到压岁钱,买自己喜欢吃的零食等,细细想来,果真每天的日常活动中都有着数学的影子,或深或浅,但你一定能够发现他的蛛丝马迹。瞧,这不正是最形象的证明数学的确来源于生活。这些数学体验都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基础。在课堂中,要求我们创设教学活动情景,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原本单调的内容变得有趣,形成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心里的愉悦将加深学习的热情,从而使数学变成好吃的数学,每天都吃,餐餐好吃并不容易。而我也在尝试慢慢烹调出好吃的数学大餐,让我的孩子们吃的脸上充满笑容,

光有好吃的大餐显然并不能满足现在的儿童。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如何保证好吃的同时又有营养是一项挑战。有营养的数学,就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方法、科学的探究态度,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一言以蔽之,有营养的数学,一定是有后劲的,是可持续的。在数学课堂中必须注重孩子数学思想的培养,思想的高度决定人的高度,有基本的数学思想,遇到再难的题也会有几个办法去试试。这比能填出完美的解题答案更令人兴奋。

教育要变得“好吃又有营养”,需要教师充分理解儿童心理,体会儿童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当学习本身变成一件能得到快乐与成就感的事,学习将融入日常,数学也不只是简单的只有计算一条路。比如今年的高考,断臂的维纳斯,美术课上的内容不也可以解答数学高考题吗?所以,数学就在生活中,关键在于是否有开阔的思维,灵动的解题方法,最重要的还是创新的思维。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