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读书心得
发布时间:2019-08-2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周婷婷

  3年前,有位长辈送了我1本书,不算新,书名叫《窦桂梅与主题教学》。我当时没能细读也就把把它搁置一旁。这个夏天,我在整理图书的时候又发现了这本有点泛黄,封面也朴素无华的书。

  利用空闲时间,我结合自己现在的教学经验和困惑,我挑选了其中几篇细读品味,收益颇丰。《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这本书中有很多课堂实录,从本书的文字中我总结,它的主题教学主要立足于课堂上,更多地关注到当下学生的学情,并立足于语文教材语文课堂教学,她先后执教的《落叶》,《再见了,亲人》《圆明园的毁灭》,《秋天的怀念》,《晏子使楚》,《游园不值》,《珍珠鸟》,《村居》体现了她勤奋探索的足迹。观窦老师上《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我发现她展示的主题课主要是公开课,但显然她的课堂是众多老师平时实践的提炼与探索,并且令我印象深刻的事,她并不局限于课本教案目标,而是结合学勤是很有效的探教学探索,而我们一线老师听的公开课也是不少。但不可否认有些老师的公开课的研究价值,并不能让所有老师运用到平时的教学中,也就是说不能让老师们所借鉴。李海林老师认为公开课有三种类型:比赛型,成果展示型,探索试验型。窦桂梅的课堂上课堂教学,让我觉得它更侧重于成果展示和探索实验。

  初读她的教学实录的文字,我很佩服她立足于课堂目标,把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作为一个保底目标。当然,她作为一个特级教师,一节公开课的研究探索课是允许立足在这个目标之上的。《圆明园的毁灭》这课的教学过程就让我心之向往,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当然对于我这个一线的青年新教师来说,我很看重她在课堂中的语言训练。窦桂梅老师在《圆明园的毁灭》中抓住“不可估量”反复咀嚼这个词,让学生体会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并通过“有......也有......”,“有......也有......还有......”,“不仅有......还有......”这几个句式,让学生体会《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巨大损失。在我的实际教学中,我有时把这些句式训练变得公式化,让孩子们的语文课堂枯燥,但同时要做到像窦老师这样把语言训练融合到主题教学中对于我来说也是具有一定挑战的。想到原因,一是我的文学素养还很薄弱,不能够教师用语,教学手段没有这么多灵动的火花。二是我课前钻研的时间还不够,所以很多的课堂教学相对比较浅显,这点我很惭愧。那么今后我将立足于文本,多借鉴前辈的教学经验,多关注学生的学情,多探索不同的教法,让教学更艺术化,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