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的教育
——读《40岁,开始学做教育》
前几天,老同学兼同事的黄金萍向我推荐了这本书《40岁,开始学做教育》。同样是40岁的我,读了这本书深有感悟。
也许有人不理解,为什么对教育者来说。四十岁才是出发点。我的理解正如孔子所说:“四十不惑。”所谓“不惑”,并不是没有困惑,而是不在困惑。“惑”字的结构很能说明问题,上面一个“或”,下面一个“心”,因为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或然,因此内心感到困惑。什么时候不再困惑?就是内心知道自己的选择,不会被外部的纷纷扰扰所左右时。而对选择所带来的可能性,也能够坦然接受,不后悔。
作为学生发展中心的负责人,我常常问自己: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教育能够为此做什么?
做面向未来的教育,我们需要进行太多的变革。作为在一所小学工作了21年的教育者,我很珍视自己拥有的教育空间,也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于我而言,中国梦就是探索出一条为民族未来培养人才的学校教育路径,这个梦并不遥远,并且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