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读书心得——不努力,你来人间干嘛?做卧底吗?
王佳佳
今年暑假,没能给借阅的书籍更多见面的机会,却也因为各种事,让我浏览了几本教育理论的书,以及有幸品读了“生活”这本宝藏书籍。且听我粗浅道来。
暑假,对于非教师工作的人员来说,仿佛就是天堂般美好。但是真的对于教师而言,我想说,单身教师,假期对你而言,或许离自由最近, 已婚教师,假期对于而言,或许像二次蜜月,有娃教师,假期对于而言,或许还不如上班来的简单粗暴直接。
暑假主要围绕着几件大事,这几件大事,仿佛就像一本本秘籍一般给我各种路指引:
大事一:“职称考试”。
职称考试需要看的书主要有《走进新课程》、《教育研究》等。还有一堆的资料打印稿,真想把它们挂在天花板上,连睡觉之前和早晨醒来,都可以直接看到它。它给我的感悟就是,它们不认识我,而我只认识书它的封面。当我去翻阅它,设法去读懂它时,我才发现,你平时用心钻研实践的那一部分,当你读到和它们相匹配的文字时,你可以很快的理解它。当你读到很难一看就懂的地方的时候,说明那是你所欠缺需要恶补的部分。然后我又在反思,理论知识的存在,究竟有多重要?是不是理论考不过的人,教书就一定教不好?是不是理论考试通过的人,未来教书也能顺理成章?但是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就是知识和行动,是相辅相成的。有了理论知识你不一定会实践满分,但是你在实践的同时,还是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的。所以最后断定,知识对我们一定有帮助,并且是长远的帮助。
感谢“考试”这本秘籍,让我学会了反思。
大事二:“生命”。
暑假里,令我感受生命最深刻的是2件事。
第1件是一件跟昆虫生命息息相关的小事,有我朋友圈的亲们可能已经关注过那段小插曲:
2019年7月感悟
我家小朋友一直酷爱昆虫,慢慢的,我从看到昆虫肉麻,被他带的开始慢慢关注起来。我会学着蹲下来,和他一起观察蚂蚁搬家,我会给他准备捕虫装备,出门提醒他背上“行囊”,甚至和他去湖边或者海边,我会自然的在包里提前准备好手套,以便他发现小生物时的不时之需。那天,他抓回来的毛毛虫,最后蜕变成了蝶,兴奋的和我分享,因为它时毛毛虫到它成茧再化成蝶,我们都一起经历着,所以这场生命的脱变和轮回我们是最好的见证者,于是我们选择把这个生活的过程简易的画画记录下来,因为这一场生命的演变,让我似乎更接近了教育。不禁感叹自然与生命:如果每一场教育,都是如此的用心,坚持,陪伴,那么,孩子们,所获得的滋养一定是多方面的。教育的种子也会像毛毛虫化茧成蝶般发芽,开花,结果。。。
第2件是我外婆生病住院。看着她老人家逐渐消瘦的身体,话语不在说的那么底气十足,实在心疼,我们往往在那个时候才感慨,平时陪伴的真的不够,平时,就是因为太过熟悉,我们有时候甚至会把最差劲的自己留给我们的家人,我们可能会回家发脾气,会大声的说话,会嫌父母过于唠叨,可是只有在难过或者孤独时,才反思以前的种种,哪怕叨唠声都胜过情话。对于儿女而言,还能听到父母的唠叨,你还可以像孩子一样倔强的嘟嘴。对于我们晚辈而言,你还能看到长辈的孩子般的笑,我想,这些生活中最平常,最真实的,也是最宝贵的财富。生命的来来去去,都在轮回着,我们会因生命而惊喜感动,也会因生命而无助感伤。感谢“生命”这本厚重的秘籍,让我学会了珍惜。
大事三:“精神”。
精神这本秘籍,其实最多的印趁,就是我们的领导们和同事们。暑假还战斗在工作岗位上的那股精神,各种表格的整理核对工作,老校区的改建工作的跟进工作,操场上的各种训练和比赛工作,甚至后勤处的供应工作,以及那些默默无闻的工作等等,以及我们美术组的老师们和可爱的孩子们,一起为学校的铁皮围墙披上外衣的那一整天。工作时长不等,事件大小不同,但是那股工作的精神,对我们职业领域的那一份责任,我觉得它是共通的。它们就是无形的一份精神食粮。它就像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却在时刻影响着我们。。。
感谢”精神”这本秘籍,让我学会了感恩。
所以人们常说,我们的生活,就仿佛一本书,需要我们细细的去品读。你会在这本书中学会怎样为人处事,你也会在这本书中学到什么叫酸甜苦辣。它更像一本永远翻不完、看不完的百科大全。那么,既然我们来到了人间,何不认真的生活。不努力,你来人间干嘛?难道,做卧底吗?
最后借用一句话来结束暑假的这场读书之旅。喷泉之所以漂亮是因为她有了压力,瀑布之所以壮观是因为她没有了退路,水之所以能穿石是因为她永远在坚持。献给每一位正在努力奔跑奋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