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 教研组第 1 周教学工作计划表
| 姓名 | 具体项目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 李恬 | 常规积累 | 三字经 | 三字经 | 古诗 | 三字经 | 古诗 | 
| 教学内容 | 开学课程 | 《天地人》第一课时 | 《天地人》第二课时 | 《金木水火土》第一课时 | 《金木水火土》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听妈妈讲开天辟地的故事 
 | 用你我他说一句话 
 
 | 朗诵课文 
 | 背诵课文 
 | ||
| 董梅 | 常规积累 | 三字经 | 三字经 | 古诗 | 三字经 | 古诗 | 
| 教学内容 | 开学课程 | 《天地人》第一课时 | 《天地人》第二课时 | 《金木水火土》第一课时 | 《金木水火土》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听妈妈讲开天辟地的故事 
 | 用你我他说一句话 
 
 | 朗诵课文 
 | 背诵课文 
 | ||
| 陈爱华 | 常规积累 | 三字经 | 三字经 | 古诗 | 三字经 | 古诗 | 
| 教学内容 | 开学课程 | 《天地人》第一课时 | 《天地人》第二课时 | 《金木水火土》第一课时 | 《金木水火土》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听妈妈讲开天辟地的故事 
 | 用你我他说一句话 
 
 | 朗诵课文 
 | 背诵课文 
 | ||
| 
 王婷 | 常规积累 | 三字经 | 三字经 | 古诗 | 三字经 | 古诗 | 
| 教学内容 | 开学课程 | 《天地人》第一课时 | 《天地人》第二课时 | 《金木水火土》第一课时 | 《金木水火土》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听妈妈讲开天辟地的故事 
 | 用你我他说一句话 
 
 | 朗诵课文 
 | 背诵课文 
 | ||
| 蒋薇 | 常规积累 | 三字经 | 三字经 | 古诗 | 三字经 | 古诗 | 
| 教学内容 | 开学课程 | 《天地人》第一课时 | 《天地人》第二课时 | 《金木水火土》第一课时 | 《金木水火土》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听妈妈讲开天辟地的故事 
 
 | 用你我他说一句话 
 
 | 朗诵课文 
 | 背诵课文 
 | ||
| 王雯君 | 常规积累 | 三字经 | 三字经 | 古诗 | 三字经 | 古诗 | 
| 教学内容 | 开学课程 | 《天地人》第一课时 | 《天地人》第二课时 | 《金木水火土》第一课时 | 《金木水火土》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听妈妈讲开天辟地的故事 
 | 用你我他说一句话 
 
 | 朗诵课文 
 | 背诵课文 
 | ||
| 张丹 | 常规积累 | 三字经 | 三字经 | 古诗 | 三字经 | 古诗 | 
| 教学内容 | 开学课程 | 《天地人》第一课时 | 《天地人》第二课时 | 《金木水火土》第一课时 | 《金木水火土》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听妈妈讲开天辟地的故事 
 | 用你我他说一句话 
 
 | 朗诵课文 
 | 背诵课文 
 | ||
| 丁晓晴 | 常规积累 | 三字经 | 三字经 | 古诗 | 三字经 | 古诗 | 
| 教学内容 | 开学课程 | 《天地人》第一课时 | 《天地人》第二课时 | 《金木水火土》第一课时 | 《金木水火土》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听妈妈讲开天辟地的故事 
 | 用你我他说一句话 
 
 | 朗诵课文 
 | 背诵课文 
 | ||
| 王丽 | 常规积累 | 三字经 | 三字经 | 古诗 | 三字经 | 古诗 | 
| 教学内容 | 开学课程 | 《天地人》第一课时 | 《天地人》第二课时 | 《金木水火土》第一课时 | 《金木水火土》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听妈妈讲开天辟地的故事 
 | 用你我他说一句话 
 
 | 朗诵课文 
 | 背诵课文 
 | ||
| 杜丹 | 常规积累 | 三字经 | 三字经 | 古诗 | 三字经 | 古诗 | 
| 教学内容 | 开学课程 | 《天地人》第一课时 | 《天地人》第二课时 | 《金木水火土》第一课时 | 《金木水火土》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听妈妈讲开天辟地的故事 
 | 用你我他说一句话 
 
 | 朗诵课文 
 | 背诵课文 
 | ||
| 单友珍 | 常规积累 | 三字经 | 三字经 | 古诗 | 三字经 | 古诗 | 
| 教学内容 | 开学课程 | 《天地人》第一课时 | 《天地人》第二课时 | 《金木水火土》第一课时 | 《金木水火土》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听妈妈讲开天辟地的故事 
 | 用你我他说一句话 
 
 | 朗诵课文 
 | 背诵课文 
 | ||
| 张弟连 | 常规积累 | 三字经 | 三字经 | 古诗 | 三字经 | 古诗 | 
| 教学内容 | 开学课程 | 《天地人》第一课时 | 《天地人》第二课时 | 《金木水火土》第一课时 | 《金木水火土》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听妈妈讲开天辟地的故事 
 | 用你我他说一句话 
 
 | 朗诵课文 
 | 背诵课文 
 | ||
| 包红玲 | 常规积累 | 三字经 | 三字经 | 古诗 | 三字经 | 古诗 | 
| 教学内容 | 开学课程 | 《天地人》第一课时 | 《天地人》第二课时 | 《金木水火土》第一课时 | 《金木水火土》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听妈妈讲开天辟地的故事 
 | 用你我他说一句话 
 
 | 朗诵课文 
 | 背诵课文 
 | ||
| 戴妤婷 | 常规积累 | 三字经 | 三字经 | 古诗 | 三字经 | 古诗 | 
| 教学内容 | 开学课程 | 《天地人》第一课时 | 《天地人》第二课时 | 《金木水火土》第一课时 | 《金木水火土》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听妈妈讲开天辟地的故事 
 | 用你我他说一句话 
 
 | 朗诵课文 
 | 背诵课文 
 | ||
| 黄莺 | 常规积累 | 三字经 | 三字经 | 古诗 | 三字经 | 古诗 | 
| 教学内容 | 开学课程 | 《天地人》第一课时 | 《天地人》第二课时 | 《金木水火土》第一课时 | 《金木水火土》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听妈妈讲开天辟地的故事 
 | 用你我他说一句话 
 
 | 朗诵课文 
 | 背诵课文 
 | ||
| 顾丽娜 | 常规积累 | 三字经 | 三字经 | 古诗 | 三字经 | 古诗 | 
| 教学内容 | 开学课程 | 《天地人》第一课时 | 《天地人》第二课时 | 《金木水火土》第一课时 | 《金木水火土》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听妈妈讲开天辟地的故事 
 | 用你我他说一句话 
 
 | 朗诵课文 
 | 背诵课文 
 | ||
| 蒋晓薇 | 常规积累 | 三字经 | 三字经 | 古诗 | 三字经 | 古诗 | 
| 教学内容 | 开学课程 | 《天地人》第一课时 | 《天地人》第二课时 | 《金木水火土》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听妈妈讲开天辟地的故事 
 | 用你我他说一句话 
 
 | 朗诵课文 
 | 背诵课文 
 | 
二语 教研组第1周教学工作计划表
| 姓名 | 具体项目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 王静 | 常规积累 | 日有所诵 | 儿歌诵读 | 听句训练 | 儿歌诵读 | 古诗积累 | 
| 教学内容 | 《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 |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 | 《我是什么》第一课时 | 《我是什么》第二课时 | 开学课程 | |
| 练习设计 | 课作:《习字册》 家作:1听写生字词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语补》 家作:1、复习本课,预习下一课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习字册》 家作:1听写生字词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语补》 家作: 1、复习本课,预习下一课 2、诵读《拓展》【20分钟】 | 家作:完成周练习。 3、诵读《拓展【20分钟】 | |
| 陈静琪 | 常规积累 | 日有所诵 | 儿歌诵读 | 听句训练 | 儿歌诵读 | 古诗积累 | 
| 教学内容 | 《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 |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 | 《我是什么》第一课时 | 《我是什么》第二课时 | 开学课程 | |
| 练习设计 | 课作:《习字册》 家作:1听写生字词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语补》 家作:1、复习本课,预习下一课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习字册》 家作:1听写生字词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语补》 家作: 1、复习本课,预习下一课 2、诵读《拓展》【20分钟】 | 家作:完成周练习。 3、诵读《拓展【20分钟】 | |
| 韩素 | 常规积累 | 日有所诵 | 儿歌诵读 | 听句训练 | 儿歌诵读 | 古诗积累 | 
| 教学内容 | 《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 |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 | 《我是什么》第一课时 | 《我是什么》第二课时 | 开学课程 | |
| 练习设计 | 课作:《习字册》 家作:1听写生字词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语补》 家作:1、复习本课,预习下一课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习字册》 家作:1听写生字词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语补》 家作: 1、复习本课,预习下一课 2、诵读《拓展》【20分钟】 | 家作:完成周练习。 3、诵读《拓展【20分钟】 | |
| 常规积累 | 日有所诵 | 儿歌诵读 | 听句训练 | 儿歌诵读 | 古诗积累 | |
| 张亚芳 | 教学内容 | 《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 |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 | 《我是什么》第一课时 | 《我是什么》第二课时 | 开学课程 | 
| 练习设计 | 课作:《习字册》 家作:1听写生字词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语补》 家作:1、复习本课,预习下一课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习字册》 家作:1听写生字词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语补》 家作: 1、复习本课,预习下一课 2、诵读《拓展》【20分钟】 | 家作:完成周练习。 3、诵读《拓展【20分钟】 | |
| 常规积累 | 日有所诵 | 儿歌诵读 | 听句训练 | 儿歌诵读 | 古诗积累 | |
| 教学内容 | 《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 |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 | 《我是什么》第一课时 | 《我是什么》第二课时 | 开学课程 | |
| 周婷婷 | 练习设计 | 课作:《习字册》 家作:1听写生字词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语补》 家作:1、复习本课,预习下一课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习字册》 家作:1听写生字词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语补》 家作: 1、复习本课,预习下一课 2、诵读《拓展》【20分钟】 | 家作:完成周练习。 3、诵读《拓展【20分钟】 | 
| 常规积累 | 日有所诵 | 儿歌诵读 | 听句训练 | 儿歌诵读 | 古诗积累 | |
| 教学内容 | 《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 |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 | 《我是什么》第一课时 | 《我是什么》第二课时 | 开学课程 | |
| 练习设计 | 课作:《习字册》 家作:1听写生字词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语补》 家作:1、复习本课,预习下一课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习字册》 家作:1听写生字词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语补》 家作: 1、复习本课,预习下一课 2、诵读《拓展》【20分钟】 | 家作:完成周练习。 3、诵读《拓展【20分钟】 | |
| 贺维娜 | 常规积累 | 日有所诵 | 儿歌诵读 | 听句训练 | 儿歌诵读 | 古诗积累 | 
| 教学内容 | 《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 |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 | 《我是什么》第一课时 | 《我是什么》第二课时 | 开学课程 | |
| 练习设计 | 课作:《习字册》 家作:1听写生字词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语补》 家作:1、复习本课,预习下一课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习字册》 家作:1听写生字词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语补》 家作: 1、复习本课,预习下一课 2、诵读《拓展》【20分钟】 | 家作:完成周练习。 3、诵读《拓展【20分钟】 | |
| 吴珂 | 常规积累 | 日有所诵 | 儿歌诵读 | 听句训练 | 儿歌诵读 | 古诗积累 | 
| 教学内容 | 《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 |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 | 《我是什么》第一课时 | 《我是什么》第二课时 | 开学课程 | |
| 练习设计 | 课作:《习字册》 家作:1听写生字词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语补》 家作:1、复习本课,预习下一课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习字册》 家作:1听写生字词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语补》 家作: 1、复习本课,预习下一课 2、诵读《拓展》【20分钟】 | 家作:完成周练习。 3、诵读《拓展【20分钟】 | |
| 常规积累 | 日有所诵 | 儿歌诵读 | 听句训练 | 儿歌诵读 | 古诗积累 | |
| 顾英 | 教学内容 | 《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 |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 | 《我是什么》第一课时 | 《我是什么》第二课时 | 开学课程 | 
| 练习设计 | 课作:《习字册》 家作:1听写生字词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语补》 家作:1、复习本课,预习下一课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习字册》 家作:1听写生字词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语补》 家作: 1、复习本课,预习下一课 2、诵读《拓展》【20分钟】 | 家作:完成周练习。 3、诵读《拓展【20分钟】 | |
| 常规积累 | 日有所诵 | 儿歌诵读 | 听句训练 | 儿歌诵读 | 古诗积累 | |
| 吕慧 | 教学内容 | 《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 |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 | 《我是什么》第一课时 | 《我是什么》第二课时 | 开学课程 | 
| 练习设计 | 课作:《习字册》 家作:1听写生字词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语补》 家作:1、复习本课,预习下一课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习字册》 家作:1听写生字词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语补》 家作: 1、复习本课,预习下一课 2、诵读《拓展》【20分钟】 | 家作:完成周练习。 3、诵读《拓展【20分钟】 | |
| 常规积累 | 日有所诵 | 儿歌诵读 | 听句训练 | 儿歌诵读 | 古诗积累 | |
| 教学内容 | 《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 |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 | 《我是什么》第一课时 | 《我是什么》第二课时 | 开学课程 | |
| 邵金花 | 练习设计 | 课作:《习字册》 家作:1听写生字词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语补》 家作:1、复习本课,预习下一课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习字册》 家作:1听写生字词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语补》 家作: 1、复习本课,预习下一课 2、诵读《拓展》【20分钟】 | 家作:完成周练习。 3、诵读《拓展【20分钟】 | 
| 常规积累 | 日有所诵 | 儿歌诵读 | 听句训练 | 儿歌诵读 | 古诗积累 | |
| 教学内容 | 《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 |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 | 《我是什么》第一课时 | 《我是什么》第二课时 | 开学课程 | |
| 高亚莉 | 练习设计 | 课作:《习字册》 家作:1听写生字词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语补》 家作:1、复习本课,预习下一课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习字册》 家作:1听写生字词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语补》 家作: 1、复习本课,预习下一课 2、诵读《拓展》【20分钟】 | 家作:完成周练习。 3、诵读《拓展【20分钟】 | 
| 常规积累 | 日有所诵 | 儿歌诵读 | 听句训练 | 儿歌诵读 | 古诗积累 | |
| 教学内容 | 《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 |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 | 《我是什么》第一课时 | 《我是什么》第二课时 | 开学课程 | |
| 练习设计 | 课作:《习字册》 家作:1听写生字词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语补》 家作:1、复习本课,预习下一课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习字册》 家作:1听写生字词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语补》 家作: 1、复习本课,预习下一课 2、诵读《拓展》【20分钟】 | 家作:完成周练习。 3、诵读《拓展【20分钟】 | |
| 唐静亚 | 常规积累 | 日有所诵 | 儿歌诵读 | 听句训练 | 儿歌诵读 | 古诗积累 | 
| 教学内容 | 《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 |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 | 《我是什么》第一课时 | 《我是什么》第二课时 | 开学课程 | |
| 练习设计 | 课作:《习字册》 家作:1听写生字词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语补》 家作:1、复习本课,预习下一课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习字册》 家作:1听写生字词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语补》 家作: 1、复习本课,预习下一课 2、诵读《拓展》【20分钟】 | 家作:完成周练习。 3、诵读《拓展【20分钟】 | |
| 常规积累 | 日有所诵 | 儿歌诵读 | 听句训练 | 儿歌诵读 | 古诗积累 | |
| 吴宏露 | 教学内容 | 《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 |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 | 《我是什么》第一课时 | 《我是什么》第二课时 | 开学课程 | 
| 练习设计 | 课作:《习字册》 家作:1听写生字词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语补》 家作:1、复习本课,预习下一课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习字册》 家作:1听写生字词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语补》 家作: 1、复习本课,预习下一课 2、诵读《拓展》【20分钟】 | 家作:完成周练习。 3、诵读《拓展【20分钟】 | |
| 常规积累 | 日有所诵 | 儿歌诵读 | 听句训练 | 儿歌诵读 | 古诗积累 | |
| 牛佩佩 | 教学内容 | 《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 |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 | 《我是什么》第一课时 | 《我是什么》第二课时 | 开学课程 | 
| 练习设计 | 课作:《习字册》 家作:1听写生字词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语补》 家作:1、复习本课,预习下一课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习字册》 家作:1听写生字词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语补》 家作: 1、复习本课,预习下一课 2、诵读《拓展》【20分钟】 | 家作:完成周练习。 3、诵读《拓展【20分钟】 | |
| 常规积累 | 日有所诵 | 儿歌诵读 | 听句训练 | 儿歌诵读 | 古诗积累 | |
| 教学内容 | 《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 |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 | 《我是什么》第一课时 | 《我是什么》第二课时 | 开学课程 | |
| 刘丽玉 
 | 练习设计 | 课作:《习字册》 家作:1听写生字词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语补》 家作:1、复习本课,预习下一课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习字册》 家作:1听写生字词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语补》 家作: 1、复习本课,预习下一课 2、诵读《拓展》【20分钟】 | 家作:完成周练习。 3、诵读《拓展【20分钟】 | 
| 常规积累 | 日有所诵 | 儿歌诵读 | 听句训练 | 儿歌诵读 | 古诗积累 | |
| 教学内容 | 《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 |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 | 《我是什么》第一课时 | 《我是什么》第二课时 | 开学课程 | |
| 官志敏 | 练习设计 | 课作:《习字册》 家作:1听写生字词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语补》 家作:1、复习本课,预习下一课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习字册》 家作:1听写生字词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语补》 家作: 1、复习本课,预习下一课 2、诵读《拓展》【20分钟】 | 家作:完成周练习。 3、诵读《拓展【20分钟】 | 
| 常规积累 | 日有所诵 | 儿歌诵读 | 听句训练 | 儿歌诵读 | 古诗积累 | |
| 黄美萍 | 教学内容 | 《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 |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 | 《我是什么》第一课时 | 《我是什么》第二课时 | 开学课程 | 
| 练习设计 | 课作:《习字册》 家作:1听写生字词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语补》 家作:1、复习本课,预习下一课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习字册》 家作:1听写生字词 2、诵读《拓展》【20分钟】 | 课作:《语补》 家作: 1、复习本课,预习下一课 2、诵读《拓展》【20分钟】 | 家作:完成周练习。 3、诵读《拓展【20分钟】 | 
三语 教研组第 一 周教学工作计划表
| 姓名 | 具体项目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 周敏慧 | 常规积累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
| 教学内容 | 《大青树下的小学》1 | 《大青树下的小学》2 | 《花的学校》1 | 《花的学校》2 | ||
| 练习设计 | 1. 习字册 2. 生字新词抄写(15分钟) 
 | 1. 练习册 2. 预习 《花的学校》(15分钟) | 3. 习字册 4. 生字新词抄写(15分钟) 
 | 3. 练习册 4. 预习《不懂就要问》(15分钟) | 开学课程 | |
| 林悦 | 常规积累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
| 教学内容 | 《大青树下的小学》1 | 《大青树下的小学》2 | 《花的学校》1 | 《花的学校》2 | ||
| 练习设计 | 5. 习字册 6. 生字新词抄写(15分钟) 
 | 5. 练习册 6. 预习 《花的学校》(15分钟) | 7. 习字册 8. 生字新词抄写(15分钟) 
 | 7. 练习册 8. 预习《不懂就要问》(15分钟) | 开学课程 | |
| 沈彩虹 | 常规积累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
| 教学内容 | 《大青树下的小学》1 | 《大青树下的小学》2 | 《花的学校》1 | 《花的学校》2 | ||
| 练习设计 | 9. 习字册 10. 生字新词抄写(15分钟) 
 | 9. 练习册 10. 预习 《花的学校》(15分钟) | 11. 习字册 12. 生字新词抄写(15分钟) 
 | 11. 练习册 12. 预习《不懂就要问》(15分钟) | 开学课程 | |
| 赵丽倩 | 常规积累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
| 教学内容 | 《大青树下的小学》1 | 《大青树下的小学》2 | 《花的学校》1 | 《花的学校》2 | ||
| 练习设计 | 13. 习字册 14. 生字新词抄写(15分钟) 
 | 13. 练习册 14. 预习 《花的学校》(15分钟) | 15. 习字册 16. 生字新词抄写(15分钟) 
 | 15. 练习册 16. 预习《不懂就要问》(15分钟) | 开学课程 | |
| 王秀秀 | 常规积累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
| 教学内容 | 《大青树下的小学》1 | 《大青树下的小学》2 | 《花的学校》1 | 《花的学校》2 | ||
| 练习设计 | 17. 习字册 18. 生字新词抄写(15分钟) 
 | 17. 练习册 18. 预习 《花的学校》(15分钟) | 19. 习字册 20. 生字新词抄写(15分钟) 
 | 19. 练习册 20. 预习《不懂就要问》(15分钟) | 开学课程 | |
| 钱宇宏 | 常规积累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
| 教学内容 | 《大青树下的小学》1 | 《大青树下的小学》2 | 《花的学校》1 | 《花的学校》2 | ||
| 练习设计 | 21. 习字册 22. 生字新词抄写(15分钟) 
 | 21. 练习册 22. 预习 《花的学校》(15分钟) | 23. 习字册 24. 生字新词抄写(15分钟) 
 | 23. 练习册 24. 预习《不懂就要问》(15分钟) | 开学课程 | |
| 朱彤 | 常规积累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
| 教学内容 | 《大青树下的小学》1 | 《大青树下的小学》2 | 《花的学校》1 | 《花的学校》2 | ||
| 练习设计 | 25. 习字册 26. 生字新词抄写(15分钟) 
 | 25. 练习册 26. 预习 《花的学校》(15分钟) | 27. 习字册 28. 生字新词抄写(15分钟) 
 | 27. 练习册 28. 预习《不懂就要问》(15分钟) | 开学课程 | |
| 王燕 | 常规积累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
| 教学内容 | 《大青树下的小学》1 | 《大青树下的小学》2 | 《花的学校》1 | 《花的学校》2 | ||
| 练习设计 | 29. 习字册 30. 生字新词抄写(15分钟) 
 | 29. 练习册 30. 预习 《花的学校》(15分钟) | 31. 习字册 32. 生字新词抄写(15分钟) 
 | 31. 练习册 32. 预习《不懂就要问》(15分钟) | 开学课程 | |
| 赵美雯 | 常规积累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
| 教学内容 | 《大青树下的小学》1 | 《大青树下的小学》2 | 《花的学校》1 | 《花的学校》2 | ||
| 练习设计 | 33. 习字册 34. 生字新词抄写(15分钟) 
 | 33. 练习册 34. 预习 《花的学校》(15分钟) | 35. 习字册 36. 生字新词抄写(15分钟) 
 | 35. 练习册 36. 预习《不懂就要问》(15分钟) | 开学课程 | |
| 罗秋琼 | 常规积累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
| 教学内容 | 《大青树下的小学》1 | 《大青树下的小学》2 | 《花的学校》1 | 《花的学校》2 | ||
| 练习设计 | 37. 习字册 38. 生字新词抄写(15分钟) 
 | 37. 练习册 38. 预习 《花的学校》(15分钟) | 39. 习字册 40. 生字新词抄写(15分钟) 
 | 39. 练习册 40. 预习《不懂就要问》(15分钟) | ||
| 魏伟 | 常规积累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
| 教学内容 | 《大青树下的小学》1 | 《大青树下的小学》2 | 《花的学校》1 | 《花的学校》2 | ||
| 练习设计 | 41. 习字册 42. 生字新词抄写(15分钟) 
 | 41. 练习册 42. 预习 《花的学校》(15分钟) | 43. 习字册 44. 生字新词抄写(15分钟) 
 | 43. 练习册 44. 预习《不懂就要问》(15分钟) | 开学课程 | |
| 潘虹(包程燕) | 常规积累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
| 教学内容 | 《大青树下的小学》1 | 《大青树下的小学》2 | 《花的学校》1 | 《花的学校》2 | ||
| 练习设计 | 45. 习字册 46. 生字新词抄写(15分钟) 
 | 45. 练习册 46. 预习 《花的学校》(15分钟) | 47. 习字册 48. 生字新词抄写(15分钟) 
 | 47. 练习册 48. 预习《不懂就要问》(15分钟) | 开学课程 | |
| 韦昕妤 | 常规积累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
| 教学内容 | 《大青树下的小学》1 | 《大青树下的小学》2 | 《花的学校》1 | 《花的学校》2 | ||
| 练习设计 | 49. 习字册 50. 生字新词抄写(15分钟) 
 | 49. 练习册 50. 预习 《花的学校》(15分钟) | 51. 习字册 52. 生字新词抄写(15分钟) 
 | 51. 练习册 52. 预习《不懂就要问》(15分钟) | 开学课程 | |
| 曹燕 | 常规积累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
| 教学内容 | 《大青树下的小学》1 | 《大青树下的小学》2 | 《花的学校》1 | 《花的学校》2 | ||
| 练习设计 | 53. 习字册 54. 生字新词抄写(15分钟) 
 | 53. 练习册 54. 预习 《花的学校》(15分钟) | 55. 习字册 56. 生字新词抄写(15分钟) 
 | 55. 练习册 56. 预习《不懂就要问》(15分钟) | 开学课程 | |
| 姜兰凤 | 常规积累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
| 教学内容 | 《大青树下的小学》1 | 《大青树下的小学》2 | 《花的学校》1 | 《花的学校》2 | ||
| 练习设计 | 57. 习字册 58. 生字新词抄写(15分钟) 
 | 57. 练习册 58. 预习 《花的学校》(15分钟) | 59. 习字册 60. 生字新词抄写(15分钟) 
 | 59. 练习册 60. 预习《不懂就要问》(15分钟) | 开学课程 | |
| 胡佳琦 | 常规积累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泰戈尔诗集 | |
| 教学内容 | 《大青树下的小学》1 | 《大青树下的小学》2 | 《花的学校》1 | 《花的学校》2 | ||
| 练习设计 | 61. 习字册 62. 生字新词抄写(15分钟) 
 | 61. 练习册 62. 预习 《花的学校》(15分钟) | 63. 习字册 64. 生字新词抄写(15分钟) 
 | 63. 练习册 64. 预习《不懂就要问》(15分钟) | 开学课程 | 
四语 教研组第 一 周教学工作计划表
| 姓名 | 具体项目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 蒋婷婷 | 常规积累 | 交流钱塘江的相关资料。 | 积累赞美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 交流“走月亮”的习俗。 | 吟诵写月的诗句。 | 背一背学过的故古诗。 | 
| 教学内容 | 《观潮》第一课时 | 《观潮》第二课时 | 《走月亮》第一课时 | 《走月亮》第二课时 | 《现代诗二首》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30分钟) | 1、完成本课《练习与测试》。2、背诵课文3—4自然段。(30分钟) | 1、完成描红、仿影并书写本课生字两遍。2、积累好词好段。(35分钟) | 1、深情朗读走月亮的段落,熟读成诵。 2、写一写记忆中走月亮的情景。(35分钟) | 1、背诵《秋晚的江上》。 2、推荐阅读:《蝴蝶·豌豆花》。(30分钟) | |
| 郭桃琴 | 常规积累 | 交流钱塘江的相关资料。 | 积累赞美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 交流“走月亮”的习俗。 | 吟诵写月的诗句。 | 背一背学过的故古诗。 | 
| 教学内容 | 《观潮》第一课时 | 《观潮》第二课时 | 《走月亮》第一课时 | 《走月亮》第二课时 | 《现代诗二首》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30分钟) | 1、完成本课《练习与测试》。2、背诵课文3—4自然段。(30分钟) | 1、完成描红、仿影并书写本课生字两遍。2、积累好词好段。(35分钟) | 1、深情朗读走月亮的段落,熟读成诵。 2、写一写记忆中走月亮的情景。(35分钟) | 1、背诵《秋晚的江上》。 2、推荐阅读:《蝴蝶·豌豆花》。(30分钟) | |
| 花叶 | 常规积累 | 交流钱塘江的相关资料。 | 积累赞美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 交流“走月亮”的习俗。 | 吟诵写月的诗句。 | 背一背学过的故古诗。 | 
| 教学内容 | 《观潮》第一课时 | 《观潮》第二课时 | 《走月亮》第一课时 | 《走月亮》第二课时 | 《现代诗二首》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30分钟) | 1、完成本课《练习与测试》。2、背诵课文3—4自然段。(30分钟) | 1、完成描红、仿影并书写本课生字两遍。2、积累好词好段。(35分钟) | 1、深情朗读走月亮的段落,熟读成诵。 2、写一写记忆中走月亮的情景。(35分钟) | 1、背诵《秋晚的江上》。 2、推荐阅读:《蝴蝶·豌豆花》。(30分钟) | |
| 卓晶晶 | 常规积累 | 交流钱塘江的相关资料。 | 积累赞美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 交流“走月亮”的习俗。 | 吟诵写月的诗句。 | 背一背学过的故古诗。 | 
| 教学内容 | 《观潮》第一课时 | 《观潮》第二课时 | 《走月亮》第一课时 | 《走月亮》第二课时 | 《现代诗二首》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30分钟) | 1、完成本课《练习与测试》。2、背诵课文3—4自然段。(30分钟) | 1、完成描红、仿影并书写本课生字两遍。2、积累好词好段。(35分钟) | 1、深情朗读走月亮的段落,熟读成诵。 2、写一写记忆中走月亮的情景。(35分钟) | 1、背诵《秋晚的江上》。 2、推荐阅读:《蝴蝶·豌豆花》。(30分钟) | |
| 陶可萍 | 常规积累 | 交流钱塘江的相关资料。 | 积累赞美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 交流“走月亮”的习俗。 | 吟诵写月的诗句。 | 背一背学过的故古诗。 | 
| 教学内容 | 《观潮》第一课时 | 《观潮》第二课时 | 《走月亮》第一课时 | 《走月亮》第二课时 | 《现代诗二首》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30分钟) | 1、完成本课《练习与测试》。2、背诵课文3—4自然段。(30分钟) | 1、完成描红、仿影并书写本课生字两遍。2、积累好词好段。(35分钟) | 1、深情朗读走月亮的段落,熟读成诵。 2、写一写记忆中走月亮的情景。(35分钟) | 1、背诵《秋晚的江上》。 2、推荐阅读:《蝴蝶·豌豆花》。(30分钟) | |
| 高慧 | 常规积累 | 交流钱塘江的相关资料。 | 积累赞美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 交流“走月亮”的习俗。 | 吟诵写月的诗句。 | 背一背学过的故古诗。 | 
| 教学内容 | 《观潮》第一课时 | 《观潮》第二课时 | 《走月亮》第一课时 | 《走月亮》第二课时 | 《现代诗二首》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30分钟) | 1、完成本课《练习与测试》。2、背诵课文3—4自然段。(30分钟) | 1、完成描红、仿影并书写本课生字两遍。2、积累好词好段。(35分钟) | 1、深情朗读走月亮的段落,熟读成诵。 2、写一写记忆中走月亮的情景。(35分钟) | 1、背诵《秋晚的江上》。 2、推荐阅读:《蝴蝶·豌豆花》。(30分钟) | |
| 黄金萍 | 常规积累 | 交流钱塘江的相关资料。 | 积累赞美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 交流“走月亮”的习俗。 | 吟诵写月的诗句。 | 背一背学过的故古诗。 | 
| 教学内容 | 《观潮》第一课时 | 《观潮》第二课时 | 《走月亮》第一课时 | 《走月亮》第二课时 | 《现代诗二首》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30分钟) | 1、完成本课《练习与测试》。2、背诵课文3—4自然段。(30分钟) | 1、完成描红、仿影并书写本课生字两遍。2、积累好词好段。(35分钟) | 1、深情朗读走月亮的段落,熟读成诵。 2、写一写记忆中走月亮的情景。(35分钟) | 1、背诵《秋晚的江上》。 2、推荐阅读:《蝴蝶·豌豆花》。(30分钟) | |
| 郑颖 | 常规积累 | 交流钱塘江的相关资料。 | 积累赞美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 交流“走月亮”的习俗。 | 吟诵写月的诗句。 | 背一背学过的故古诗。 | 
| 教学内容 | 《观潮》第一课时 | 《观潮》第二课时 | 《走月亮》第一课时 | 《走月亮》第二课时 | 《现代诗二首》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30分钟) | 1、完成本课《练习与测试》。2、背诵课文3—4自然段。(30分钟) | 1、完成描红、仿影并书写本课生字两遍。2、积累好词好段。(35分钟) | 1、深情朗读走月亮的段落,熟读成诵。 2、写一写记忆中走月亮的情景。(35分钟) | 1、背诵《秋晚的江上》。 2、推荐阅读:《蝴蝶·豌豆花》。(30分钟) | |
| 陈云 | 常规积累 | 交流钱塘江的相关资料。 | 积累赞美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 交流“走月亮”的习俗。 | 吟诵写月的诗句。 | 背一背学过的故古诗。 | 
| 教学内容 | 《观潮》第一课时 | 《观潮》第二课时 | 《走月亮》第一课时 | 《走月亮》第二课时 | 《现代诗二首》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30分钟) | 1、完成本课《练习与测试》。2、背诵课文3—4自然段。(30分钟) | 1、完成描红、仿影并书写本课生字两遍。2、积累好词好段。(35分钟) | 1、深情朗读走月亮的段落,熟读成诵。 2、写一写记忆中走月亮的情景。(35分钟) | 1、背诵《秋晚的江上》。 2、推荐阅读:《蝴蝶·豌豆花》。(30分钟) | |
| 杨慧 | 常规积累 | 交流钱塘江的相关资料。 | 积累赞美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 交流“走月亮”的习俗。 | 吟诵写月的诗句。 | 背一背学过的故古诗。 | 
| 教学内容 | 《观潮》第一课时 | 《观潮》第二课时 | 《走月亮》第一课时 | 《走月亮》第二课时 | 《现代诗二首》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30分钟) | 1、完成本课《练习与测试》。2、背诵课文3—4自然段。(30分钟) | 1、完成描红、仿影并书写本课生字两遍。2、积累好词好段。(35分钟) | 1、深情朗读走月亮的段落,熟读成诵。 2、写一写记忆中走月亮的情景。(35分钟) | 1、背诵《秋晚的江上》。 2、推荐阅读:《蝴蝶·豌豆花》。(30分钟) | |
| 王翔 | 常规积累 | 交流钱塘江的相关资料。 | 积累赞美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 交流“走月亮”的习俗。 | 吟诵写月的诗句。 | 背一背学过的故古诗。 | 
| 教学内容 | 《观潮》第一课时 | 《观潮》第二课时 | 《走月亮》第一课时 | 《走月亮》第二课时 | 《现代诗二首》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30分钟) | 1、完成本课《练习与测试》。2、背诵课文3—4自然段。(30分钟) | 1、完成描红、仿影并书写本课生字两遍。2、积累好词好段。(35分钟) | 1、深情朗读走月亮的段落,熟读成诵。 2、写一写记忆中走月亮的情景。(35分钟) | 1、背诵《秋晚的江上》。 2、推荐阅读:《蝴蝶·豌豆花》。(30分钟) | |
| 袁明明 | 常规积累 | 交流钱塘江的相关资料。 | 积累赞美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 交流“走月亮”的习俗。 | 吟诵写月的诗句。 | 背一背学过的故古诗。 | 
| 教学内容 | 《观潮》第一课时 | 《观潮》第二课时 | 《走月亮》第一课时 | 《走月亮》第二课时 | 《现代诗二首》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30分钟) | 1、完成本课《练习与测试》。2、背诵课文3—4自然段。(30分钟) | 1、完成描红、仿影并书写本课生字两遍。2、积累好词好段。(35分钟) | 1、深情朗读走月亮的段落,熟读成诵。 2、写一写记忆中走月亮的情景。(35分钟) | 1、背诵《秋晚的江上》。 2、推荐阅读:《蝴蝶·豌豆花》。(30分钟) | |
| 邵韵洁 | 常规积累 | 交流钱塘江的相关资料。 | 积累赞美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 交流“走月亮”的习俗。 | 吟诵写月的诗句。 | 背一背学过的故古诗。 | 
| 教学内容 | 《观潮》第一课时 | 《观潮》第二课时 | 《走月亮》第一课时 | 《走月亮》第二课时 | 《现代诗二首》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30分钟) | 1、完成本课《练习与测试》。2、背诵课文3—4自然段。(30分钟) | 1、完成描红、仿影并书写本课生字两遍。2、积累好词好段。(35分钟) | 1、深情朗读走月亮的段落,熟读成诵。 2、写一写记忆中走月亮的情景。(35分钟) | 1、背诵《秋晚的江上》。 2、推荐阅读:《蝴蝶·豌豆花》。(30分钟) | |
| 李陶 | 常规积累 | 交流钱塘江的相关资料。 | 积累赞美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 交流“走月亮”的习俗。 | 吟诵写月的诗句。 | 背一背学过的故古诗。 | 
| 教学内容 | 《观潮》第一课时 | 《观潮》第二课时 | 《走月亮》第一课时 | 《走月亮》第二课时 | 《现代诗二首》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30分钟) | 1、完成本课《练习与测试》。2、背诵课文3—4自然段。(30分钟) | 1、完成描红、仿影并书写本课生字两遍。2、积累好词好段。(35分钟) | 1、深情朗读走月亮的段落,熟读成诵。 2、写一写记忆中走月亮的情景。(35分钟) | 1、背诵《秋晚的江上》。 2、推荐阅读:《蝴蝶·豌豆花》。(30分钟) | |
| 刘小琴 | 常规积累 | 交流钱塘江的相关资料。 | 积累赞美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 交流“走月亮”的习俗。 | 吟诵写月的诗句。 | 背一背学过的故古诗。 | 
| 教学内容 | 《观潮》第一课时 | 《观潮》第二课时 | 《走月亮》第一课时 | 《走月亮》第二课时 | 《现代诗二首》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30分钟) | 1、完成本课《练习与测试》。2、背诵课文3—4自然段。(30分钟) | 1、完成描红、仿影并书写本课生字两遍。2、积累好词好段。(35分钟) | 1、深情朗读走月亮的段落,熟读成诵。 2、写一写记忆中走月亮的情景。(35分钟) | 1、背诵《秋晚的江上》。 2、推荐阅读:《蝴蝶·豌豆花》。(30分钟) | |
| 林梦妍 | 常规积累 | 交流钱塘江的相关资料。 | 积累赞美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 交流“走月亮”的习俗。 | 吟诵写月的诗句。 | 背一背学过的故古诗。 | 
| 教学内容 | 《观潮》第一课时 | 《观潮》第二课时 | 《走月亮》第一课时 | 《走月亮》第二课时 | 《现代诗二首》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30分钟) | 1、完成本课《练习与测试》。2、背诵课文3—4自然段。(30分钟) | 1、完成描红、仿影并书写本课生字两遍。2、积累好词好段。(35分钟) | 1、深情朗读走月亮的段落,熟读成诵。 2、写一写记忆中走月亮的情景。(35分钟) | 1、背诵《秋晚的江上》。 2、推荐阅读:《蝴蝶·豌豆花》。(30分钟) | 
五语 教研组第 一 周教学工作计划表
| 姓名 | 具体项目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 洪亚芬 | 常规积累 | 交流对白鹭、郭沫若的了解。 | 积累咏鸟的诗句。 | 交流对许地山的了解。 | 积累与默默奉献有关的公益语和诗句。 | 开学课程 | 
| 教学内容 | 《白鹭》第一课时 | 《白鹭》第二课时 | 《落花生》第一课时 | 《落花生》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诵读课文。 | 1、背诵课文。2、预习新课。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课外阅读。 | 1、小练笔。 2、预习新课。 | ||
| 高琪 | 常规积累 | 交流对白鹭、郭沫若的了解。 | 积累咏鸟的诗句。 | 交流对许地山的了解。 | 积累与默默奉献有关的公益语和诗句。 | 开学课程 | 
| 教学内容 | 《白鹭》第一课时 | 《白鹭》第二课时 | 《落花生》第一课时 | 《落花生》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诵读课文。 | 1、背诵课文。2、预习新课。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课外阅读。 | 1、小练笔。 2、预习新课。 | ||
| 徐娟萍 | 常规积累 | 交流对白鹭、郭沫若的了解。 | 积累咏鸟的诗句。 | 交流对许地山的了解。 | 积累与默默奉献有关的公益语和诗句。 | 开学课程 | 
| 教学内容 | 《白鹭》第一课时 | 《白鹭》第二课时 | 《落花生》第一课时 | 《落花生》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诵读课文。 | 1、背诵课文。2、预习新课。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课外阅读。 | 1、小练笔。 2、预习新课。 | ||
| 蒋楠 | 常规积累 | 交流对白鹭、郭沫若的了解。 | 积累咏鸟的诗句。 | 交流对许地山的了解。 | 积累与默默奉献有关的公益语和诗句。 | 开学课程 | 
| 教学内容 | 《白鹭》第一课时 | 《白鹭》第二课时 | 《落花生》第一课时 | 《落花生》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诵读课文。 | 1、背诵课文。2、预习新课。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课外阅读。 | 1、小练笔。 2、预习新课。 | ||
| 王倩倩 | 常规积累 | 交流对白鹭、郭沫若的了解。 | 积累咏鸟的诗句。 | 交流对许地山的了解。 | 积累与默默奉献有关的公益语和诗句。 | 开学课程 | 
| 教学内容 | 《白鹭》第一课时 | 《白鹭》第二课时 | 《落花生》第一课时 | 《落花生》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诵读课文。 | 1、背诵课文。2、预习新课。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课外阅读。 | 1、小练笔。 2、预习新课。 | ||
| 郭燕 | 常规积累 | 交流对白鹭、郭沫若的了解。 | 积累咏鸟的诗句。 | 交流对许地山的了解。 | 积累与默默奉献有关的公益语和诗句。 | 开学课程 | 
| 教学内容 | 《白鹭》第一课时 | 《白鹭》第二课时 | 《落花生》第一课时 | 《落花生》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诵读课文。 | 1、背诵课文。2、预习新课。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课外阅读。 | 1、小练笔。 2、预习新课。 | ||
| 宋宇 | 常规积累 | 交流对白鹭、郭沫若的了解。 | 积累咏鸟的诗句。 | 交流对许地山的了解。 | 积累与默默奉献有关的公益语和诗句。 | 开学课程 | 
| 教学内容 | 《白鹭》第一课时 | 《白鹭》第二课时 | 《落花生》第一课时 | 《落花生》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诵读课文。 | 1、背诵课文。2、预习新课。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课外阅读。 | 1、小练笔。 2、预习新课。 | ||
| 祝卫其 | 常规积累 | 交流对白鹭、郭沫若的了解。 | 积累咏鸟的诗句。 | 交流对许地山的了解。 | 积累与默默奉献有关的公益语和诗句。 | 开学课程 | 
| 教学内容 | 《白鹭》第一课时 | 《白鹭》第二课时 | 《落花生》第一课时 | 《落花生》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诵读课文。 | 1、背诵课文。2、预习新课。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课外阅读。 | 1、小练笔。 2、预习新课。 | ||
| 殷峰岩 | 常规积累 | 交流对白鹭、郭沫若的了解。 | 积累咏鸟的诗句。 | 交流对许地山的了解。 | 积累与默默奉献有关的公益语和诗句。 | 开学课程 | 
| 教学内容 | 《白鹭》第一课时 | 《白鹭》第二课时 | 《落花生》第一课时 | 《落花生》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诵读课文。 | 1、背诵课文。2、预习新课。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课外阅读。 | 1、小练笔。 2、预习新课。 | ||
| 刘元敏 | 常规积累 | 交流对白鹭、郭沫若的了解。 | 积累咏鸟的诗句。 | 交流对许地山的了解。 | 积累与默默奉献有关的公益语和诗句。 | 开学课程 | 
| 教学内容 | 《白鹭》第一课时 | 《白鹭》第二课时 | 《落花生》第一课时 | 《落花生》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诵读课文。 | 1、背诵课文。2、预习新课。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课外阅读。 | 1、小练笔。 2、预习新课。 | ||
| 汤婷婷 | 常规积累 | 交流对白鹭、郭沫若的了解。 | 积累咏鸟的诗句。 | 交流对许地山的了解。 | 积累与默默奉献有关的公益语和诗句。 | 开学课程 | 
| 教学内容 | 《白鹭》第一课时 | 《白鹭》第二课时 | 《落花生》第一课时 | 《落花生》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诵读课文。 | 1、背诵课文。2、预习新课。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课外阅读。 | 1、小练笔。 2、预习新课。 | ||
| 陆亚萍 | 常规积累 | 交流对白鹭、郭沫若的了解。 | 积累咏鸟的诗句。 | 交流对许地山的了解。 | 积累与默默奉献有关的公益语和诗句。 | 开学课程 | 
| 教学内容 | 《白鹭》第一课时 | 《白鹭》第二课时 | 《落花生》第一课时 | 《落花生》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诵读课文。 | 1、背诵课文。2、预习新课。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课外阅读。 | 1、小练笔。 2、预习新课。 | ||
| 徐艳 | 常规积累 | 交流对白鹭、郭沫若的了解。 | 积累咏鸟的诗句。 | 交流对许地山的了解。 | 积累与默默奉献有关的公益语和诗句。 | 开学课程 | 
| 教学内容 | 《白鹭》第一课时 | 《白鹭》第二课时 | 《落花生》第一课时 | 《落花生》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诵读课文。 | 1、背诵课文。2、预习新课。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课外阅读。 | 1、小练笔。 2、预习新课。 | ||
| 陶春燕 | 常规积累 | 交流对白鹭、郭沫若的了解。 | 积累咏鸟的诗句。 | 交流对许地山的了解。 | 积累与默默奉献有关的公益语和诗句。 | 开学课程 | 
| 教学内容 | 《白鹭》第一课时 | 《白鹭》第二课时 | 《落花生》第一课时 | 《落花生》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诵读课文。 | 1、背诵课文。2、预习新课。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课外阅读。 | 1、小练笔。 2、预习新课。 | ||
| 潘虹 | 常规积累 | 交流对白鹭、郭沫若的了解。 | 积累咏鸟的诗句。 | 交流对许地山的了解。 | 积累与默默奉献有关的公益语和诗句。 | 开学课程 | 
| 教学内容 | 《白鹭》第一课时 | 《白鹭》第二课时 | 《落花生》第一课时 | 《落花生》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诵读课文。 | 1、背诵课文。2、预习新课。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课外阅读。 | 1、小练笔。 2、预习新课。 | 
六语 教研组第 一 周教学工作计划表
| 姓名 | 具体项目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 张燕 | 常规积累 | 交流对草原、老舍的了解。 | 积累关于草原的好词好句。 | 交流对作者的了解。 | 积累课外古诗。 | 开学课程 | 
| 教学内容 | 《草原》第一课时 | 《草原》第二课时 | 《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 | 《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诵读课文。 | 1、背诵并默写课文第一节。2、预习新课。 | 1、背诵课文。2、抄写古诗词 | 1、背诵课文。2、默写古诗词 | ||
| 李雯 | 常规积累 | 交流对草原、老舍的了解。 | 积累关于草原的好词好句。 | 交流对作者的了解。 | 积累课外古诗。 | 开学课程 | 
| 教学内容 | 《草原》第一课时 | 《草原》第二课时 | 《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 | 《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诵读课文。 | 1、背诵并默写课文第一节。2、预习新课。 | 1、背诵课文。2、抄写古诗词 | 1、背诵课文。2、默写古诗词 | ||
| 张建妹 | 常规积累 | 交流对草原、老舍的了解。 | 积累关于草原的好词好句。 | 交流对作者的了解。 | 积累课外古诗。 | 开学课程 | 
| 教学内容 | 《草原》第一课时 | 《草原》第二课时 | 《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 | 《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诵读课文。 | 1、背诵并默写课文第一节。2、预习新课。 | 1、背诵课文。2、抄写古诗词 | 1、背诵课文。2、默写古诗词 | ||
| 封霞仙 | 常规积累 | 交流对草原、老舍的了解。 | 积累关于草原的好词好句。 | 交流对作者的了解。 | 积累课外古诗。 | 开学课程 | 
| 教学内容 | 《草原》第一课时 | 《草原》第二课时 | 《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 | 《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诵读课文。 | 1、背诵并默写课文第一节。2、预习新课。 | 1、背诵课文。2、抄写古诗词 | 1、背诵课文。2、默写古诗词 | ||
| 徐佩 | 常规积累 | 交流对草原、老舍的了解。 | 积累关于草原的好词好句。 | 交流对作者的了解。 | 积累课外古诗。 | 开学课程 | 
| 教学内容 | 《草原》第一课时 | 《草原》第二课时 | 《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 | 《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诵读课文。 | 1、背诵并默写课文第一节。2、预习新课。 | 1、背诵课文。2、抄写古诗词 | 1、背诵课文。2、默写古诗词 | ||
| 郑玉琴 | 常规积累 | 交流对草原、老舍的了解。 | 积累关于草原的好词好句。 | 交流对作者的了解。 | 积累课外古诗。 | 开学课程 | 
| 教学内容 | 《草原》第一课时 | 《草原》第二课时 | 《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 | 《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诵读课文。 | 1、背诵并默写课文第一节。2、预习新课。 | 1、背诵课文。2、抄写古诗词 | 1、背诵课文。2、默写古诗词 | ||
| 唐飘飘 | 常规积累 | 交流对草原、老舍的了解。 | 积累关于草原的好词好句。 | 交流对作者的了解。 | 积累课外古诗。 | 开学课程 | 
| 教学内容 | 《草原》第一课时 | 《草原》第二课时 | 《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 | 《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诵读课文。 | 1、背诵并默写课文第一节。2、预习新课。 | 1、背诵课文。2、抄写古诗词 | 1、背诵课文。2、默写古诗词 | ||
| 曹俊 | 常规积累 | 交流对草原、老舍的了解。 | 积累关于草原的好词好句。 | 交流对作者的了解。 | 积累课外古诗。 | 开学课程 | 
| 教学内容 | 《草原》第一课时 | 《草原》第二课时 | 《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 | 《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诵读课文。 | 1、背诵并默写课文第一节。2、预习新课。 | 1、背诵课文。2、抄写古诗词 | 1、背诵课文。2、默写古诗词 | ||
| 蔡燕 | 常规积累 | 交流对草原、老舍的了解。 | 积累关于草原的好词好句。 | 交流对作者的了解。 | 积累课外古诗。 | 开学课程 | 
| 教学内容 | 《草原》第一课时 | 《草原》第二课时 | 《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 | 《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诵读课文。 | 1、背诵并默写课文第一节。2、预习新课。 | 1、背诵课文。2、抄写古诗词 | 1、背诵课文。2、默写古诗词 | ||
| 韩玉清 | 常规积累 | 交流对草原、老舍的了解。 | 积累关于草原的好词好句。 | 交流对作者的了解。 | 积累课外古诗。 | 开学课程 | 
| 教学内容 | 《草原》第一课时 | 《草原》第二课时 | 《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 | 《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诵读课文。 | 1、背诵并默写课文第一节。2、预习新课。 | 1、背诵课文。2、抄写古诗词 | 1、背诵课文。2、默写古诗词 | ||
| 郑飞 | 常规积累 | 交流对草原、老舍的了解。 | 积累关于草原的好词好句。 | 交流对作者的了解。 | 积累课外古诗。 | 开学课程 | 
| 教学内容 | 《草原》第一课时 | 《草原》第二课时 | 《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 | 《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诵读课文。 | 1、背诵并默写课文第一节。2、预习新课。 | 1、背诵课文。2、抄写古诗词 | 1、背诵课文。2、默写古诗词 | ||
| 邹佳雾 | 常规积累 | 交流对草原、老舍的了解。 | 积累关于草原的好词好句。 | 交流对作者的了解。 | 积累课外古诗。 | 开学课程 | 
| 教学内容 | 《草原》第一课时 | 《草原》第二课时 | 《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 | 《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诵读课文。 | 1、背诵并默写课文第一节。2、预习新课。 | 1、背诵课文。2、抄写古诗词 | 1、背诵课文。2、默写古诗词 |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