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我们3-6年级全体语文老师一起聆听了六年级两位年轻老师唐飘飘和曹俊的《丁香结》。两位老师教态亲切,课堂推进层层有序,听完感触颇多,现就唐飘飘老师的第一课时谈一下所得。
初拿到这篇文章,我不禁冒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是丁香结呢?翻阅资料,才知道作者心里一直装着丁香,装着古人吟咏丁香的诗句,在一次春雨中忽然发现花蕾恰似“结”,于是联想到“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开始了作者的人生体悟。作者写到了微雨,写到了人生的愁怨和不顺心的事,得到了生命需要“结”,否则就平淡无味的人生认识。
带着这样的资料补充,我走进了唐老师的课堂。在第一课时字词的教学上,唐老师通过理解字义,推进课堂教学,让学生熟记字形,例如“薄”字,唐老师让学生选择字义,然后选择正确的读音。梳理文脉上,唐老师让孩子在充分朗读的情况下,理清文章结构,得出文章分为“赏花”、“悟花”两部分。在教学文章“赏花”部分(1-3),唐老师首先让学生进行朗读,然后引导学生关注三组词串,引导学生从一处写花色的句子,发现另一处,感受花的白。同时,抓住关键的动词,感悟“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作用,感受丁香的俏皮可爱。抓住“幽雅”、“甜香”、“非花非桂”等关键词感受丁香花独特的气味。在一次次的共读中再次感受丁香花馥郁的香气。唐老师还是个非常细致的老师,师生共读时,发现部分学生没有读最后半句,引导学生感受人花相融。
这节第一课时的教学,非常充实,学习目标明确,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