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六年级的两节教研课,给了我们很多的参考和学习之处。
一、文本解读有美感
宗璞的这篇《丁香结》,从课题到课文,怎一个美字了得!老师们也能够深入解读文本,一个赏花、一个悟结,给我们美的享受。两节课,老师们都关注到“两片雪白、一片莹白”一组词语的出示,通过词串展开教学,让学生感受丁香花的特点。第一节课中,唐飘飘老师在教学中由词到文本,再回环到词语:
师生共读:
生读描写丁香花的句子
作者斗室窗外的那一束丁香花,你又有何感受?
生:丁香花的多,一簇一簇,便成一束一束。
出示图:生,像雪一样白
回味:两片雪白、一片莹白、半树银妆
这样的回环朗读,词、文、词,让学生对文字的美感更有感觉,也让我们在读、悟中走进丁香。
二、依托文本有方法
如何寻找新旧材料之间的联结点,是有效展开联想阅读策略的关键。第二节曹老师的课堂中,对丁香诗句、意向的文本与联想的勾连,还是比较精彩的。
片段:
出示雨中的丁香描写
生:有一种朦胧感
追问:哪些词制造了这样的朦胧之感
生补充:细雨迷蒙、线条模糊
引导学习书法的学生讲一讲渗
出示《雨巷》,指生读
师:抓住关键词,说说体会。(彷徨、寂寥、愁怨)
描写丁香的古诗词
1.相思之愁
生:思乡之情
想到了“残月”的意向
“白发“
“水“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酒“借酒消愁愁更愁
师:作者由丁香联想愁怨,而我们也由此联想到很多与愁怨有关的意向。
小小丁香结,字字促联想。两节课带给我们美的感受,目标的制定适切,推进中也有联想思维火花的迸发。同时给我们带来教学思考,如何把阅读的方法策略,在课堂上渗透给学生?一篇带动一类,路漫漫其修远兮,都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