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听了曹老师上的《丁香结》,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案例一】
师:上节课,我们分别在城里、城外、斗室“观赏”了丁香,谁来说说,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找优美语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想开去,快速浏览4至6小节,划一划联想的句子,想一想作者由丁香联想到了什么?
生1:盘花扣
生2:朦朦胧胧的印象派的画
生3:古诗、愁怨
师: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呢?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在旁边做一做批注。
... ...
师:由眼前的菊花想开去,比如:颜色、形状、数量、诗歌、生活等,写一写自己的联想,再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生:(略)
师:人类不能失去联想。
【分析和反思】:曹老师的教学目标非常清晰。这个教学片断中,感觉总的设计思路挺好。阅读策略的渗透也很明显,情境学习、拓展感悟等,运用得不错,这些策略学生应该掌握。行课中,非常关注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知、内化、积累。其方式多样,层次推进清晰,比如:让学生读读、划划、圈圈文中的关键词语,然后引导学生说说感受。再如:引导学生去品评优美的句式,最后曹老师还引导学生把语言进行创造性地表达。课堂教学是师生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曹老师这堂课的核心就是抓关联,品联想。品联想中的问题设计非常开放,学生可以抓住文中作者由丁香联想到的任何事物发表自己的观点,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充分调动了全员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