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九月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9-09-2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陶可萍

教《观潮》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案例一】

师:让我们再次把目光聚焦到课文,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二小节,看看潮来之前江面上是什么样的?用直线画下来。用一两个词写出感受。

生:江面上是平静的

师:你能想到哪些词语来形容呢?

生:风平浪静

生:薄暮笼罩

生:我还想到了一句带有海的诗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再来看开头的第二小节,除了写潮来前江面的平静,还写了些什么?读一读圈出关键字。

1望、等、盼

这些人物的活动的描写,让你感受到了?

2让我感受到前来观看的人多,人们的心情很迫切。

3:我从词语“昂首”看出观潮人的心情很迫切。

【分析和反思】:

我深入解读文本,解读学生,从文本中寻找语言训练的切入点,让学生体会文中望、等、盼”字的准确性,形象性,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运用力。这个教学片断中,推进的层次非常清晰。先让学生整体感知,然后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再引导学生读课文去思考。这个教学片断中,我充分调动学生了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个孩子都积极制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利用课文中的动词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感情朗读指导时,先从语气语调上把握。这样的朗读也是乐于被孩子们接受的。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研读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能力,陶冶情趣。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