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我进入薛家中心小学已有一月有余,初次步入学校时,我的心情是忐忑的,焦虑的,感觉好多事情做得都不得心应手,到现在,我与同事聊天时,她会说:“我发现你已经适应了新学校的生活了呀,依稀记得你刚进去的时候,整个人一点都不积极,现在你的话语中都流露出开心。”诚然如此,进入新的学校,诸多事情我都不清楚,那时的我做事情都是小心翼翼的。新的学校,新的班级,这不仅对于小朋友们来说一切都是新的,于我亦是如此,我与孩子们一起相遇在九月,努力在九月,点滴进步亦在九月。回顾九月,心里有许多话想说……
师生关系的反思。我们班有一个女孩子天生胆小怕事,做任何事都是战战兢兢的,用这个词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学习写字本就不是一件易事,对于吴小康小朋友来说简直就是要命,每每写字,她都要哭上一通,我呢,又是一个急性子的人,见到她哭就忍不住呵斥,这样一来她就更害怕写字了,接连几天都是这样消磨时间不去完成作业,我越发焦急。借助家访这一契机,我到孩子家详细了解了情况,原来孩子对学习写字有了一种排斥的情绪,加上害怕,因此出现如今的问题。家访结束后,我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想来我也有责任,作为一个老师,我并未因材施教,设身处地为孩子们着想。第二天写字时,我就换了另外一种方式,我走进吴小康的身边,轻声鼓励她,效果明显,她可以按时完成作业了。我很欣喜,当众表扬了她,在第二天的作业中,她也表现的非常出色,看得到的进步,孩子在鼓励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我的心里也是暖暖的。在这件事情上让我大彻大悟,鼓励的话语对于孩子们来说就像是治病的一剂良药,我们怎么不能多说说呢?
在教学工作上的反思,备课时,我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大纲,虚心向学科组的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为了上好每节课,我每晚梳理教案,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课堂上,我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讲练结合,并且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俗话说:“爱屋及乌。”我想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一定是一个令孩子们喜欢的教师,那么在她上的课才能激活孩子们思维的火花。因此,在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时,我尽最大的努力,让学生不感到学习是乏味的、枯燥的。我相信,不断的激励、适时的表扬、恰当的奖励,让学困生重获学习的信心。我让他们跟自己比较,不要跟成绩好的同学作比较。每当进步一点,那怕只是今天的作业认真了,我都会在班上表扬。就是一丝丝的鼓励,一次次的体现,孩子变得越来越开朗,课下还会走到我身边跟我说话呢!眼看着他们一步一步的提高,我想所付出的汗水,没有白费,使我感到满心喜悦!
一年级的学生可塑性强,有人说他们是”一 张白纸”,看教师怎样在这张白纸上落墨。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学工作中的首要任务。1、课前准备,要求学生上课前,要把上课的书、本、文具准备好,不要上课了再手忙脚乱地掏书包。2、上课起立时,要整齐站好, 切服从指挥,落座时,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不要左顾右盼、交头接耳说话,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习惯。3、做到“三个”,胸离课桌一拳,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4、回答问题时,要大胆发言。声音要洪亮,要用普通话,要"因为、所以"把问题说明白、讲清楚。别人回答问题时,要注意听,当别人回答完毕时,能够补充自己的观点,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更不能三心二意,好像与自己没有关系似的。5、老师讲课时,注意听讲,记住老师讲的知识和有关的学习方法,要能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但要举手,获得老师的同意后,才能发言。6、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书写要认真规范,不敷衍老师。7、课前要养成预习的习惯,老师要提前做好"预习提示”。8、 每学完课,要做好复习,有疑必问,要到达全知全解,不能留下不懂得问题。
与此同时,我也发现了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说话比较啰嗦,语速比较快,这对一年级孩子来说不是很有利,日后的教学中,我会多多关注此方面的问题,争取慢慢改正,以求更大进步。在备课方面,我没有做到了解每一位学生,课时的划分不够清晰明确,因此浪费诸多时间,这也许是我的教学进度无法跟上大部队的原因,我还不能全面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诸多方面都需要我慢慢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