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菲老师执教的《自然现象》是二年级学生的课程,需要贴近这个年龄少年儿童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心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首先了解不同的自然现象,发挥想象表现自然现象。之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自然现象,尝试运用材料去表现。最后唤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教学重点是了解自然现象,感受自然现象,发现蕴含其中的形式美,并尝试运用方法加以表现。教学难点是用多种方法描绘某一自然现象,创造性地表现自然现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从老师从备课,教具准备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从课堂教学来看,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教师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终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感受自然现象的表现形式和其点、线、面的构成方式带来的美感,学习绘制方法,培养能力为目标,做到教学目标明确。
贾老师整堂课的结构分如下几块来完成:
一、音频导入:通过让学生猜聆听并猜测大自然中声音,引出自然的奇妙:刚刚雷雨交加,转眼间雨过天晴,在天边还出现了美丽的彩虹。从而揭示课题,带领学生走进自然现象。
二、回顾生活:让学生结合生活,自己来说说身边的自然现象,这些现象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深入观察生活,尝试总结特点。
三、欣赏总结:通过展示各种自然现象的图片,让学生探讨其绘画的方法,后由教师总结,引出技法板书:线和颜色这两个要点。让学生进行第一次作业,用5分钟快速画出喜欢的自然现象。
四、展示作品:让学生把画好的作品放在展示板上展示,学生与老师对优秀的作品加以讲评,并继续总结技法板书:点。
五、教师示范:老师拿出事先画好的风景画,在上面二次绘画添加自然现象,展示教授技法的同时,总结技法板书:面,并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现象发生时周围环境的变化。
六、评析范画,比一比:通过赏析范画,对比自己的作品,找出他人绘画自然现象时使用的优秀技法,引出抹、撒、剪贴等技法。
七、第二次作业:用学习的新技法,在第一次作业的基础上增添绘画细节,让画面更丰富。在学生画完后,再次点评。
八、延伸拓展:进一步拓展人类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能利用这些自然现象做出许多有利于科技、农业等等的事。
在课堂上,贾老师以她特有的教学风格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语言亲切自然,使这堂重主体、重过程、重生活、重创新的美术课洋溢着现代教育气息,让人感受耳目一新。但同时有几点建议,希望贾老师能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时能更善于追问,学生提到的一些自然现象也应及时回应,可立即在黑板上运用点、线、面进行演示。此外,板书字体和范画的大小、颜色设计还需进一步推敲。在结束部分,评出了优秀的作品,可以设立奖项进行表彰鼓励,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则课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