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曹老师上的《丁香结》后,我受益匪浅。《丁香结》这篇课文文本与学生有距离。第一到第三小节较为简单,学生只需要找句式、句型与文本的写作手法即可。但是第四到第六小节的主题“愁”较为难理解。中国古代常用“明月”、“酒”等意象作为“愁”的代名词,而本文不同,本文以“丁香结”写愁。为何发明了“丁香结”这个说法?只因古时候的盘花扣外形如丁香的花骨朵儿,故而得名。而古往今来被予以“愁”的“丁香结”到了作者眼中却不是那个样子的。作者通过自身经历叙说愁语,解开愁丝,是真正豁达开朗之人,为学生的人生之路开阔了不一般的视野。此处老师还可以介绍一下作者的生平,;了解作者的父亲冯友兰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遭受的压迫与作者自幼的经历。

九月评课
发布时间:2019-09-3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钱宇宏
![]() ![]()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