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四季歌》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于一体的时序歌,以通俗的语言描绘了四幅田园风景画,对农民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进行描写,表达了对种田人辛勤劳动的赞美,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农事的相关知识,还要让学生受到农业劳动的熏陶。
本节课我的教学思路是图片导入,感知四季。进而结合图片,从大自然的四季过渡到田家的四季风光,随文识字。接着,学生听范读,自由读,思考每小节写了什么?在学生的交流反馈中,详细教学田家的春夏两季的特点,明晰课时划分。
对于本节课,我主要有以下几点反思。首先,在教学生字“季”时,学生仅仅说出“春夏秋冬”四季、季节这些词语,我直接告诉学生“月季、淡季、旺季、四季分明”等,这里教师在引导拓展时,不宜过深,选择接近学生生活的,相机拓展,培养学生思维。另在范写生字时,书空笔顺,强调关键笔画即可,不需要展开说运笔过程。再者,在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我把本课的两个多音字单独列出来比较,学生在读准、读顺后,教师应该顺势将这两个多音字教掉,引导组词以及不同读音代表的不同意思等。如“场院、场景”“知了”等。第三,在教学时应该树立课文整体意识。本节课我重点在于带领学生感知春、夏两季的田园风光,详细阐述农民春、夏两季的生活,相机教学生字,积累词语。在课堂上也应加入“秋冬”的内容,可带领学生读一读等等,使之与第二课时的连接更为紧密。第四,宜在课堂上带领学生查字典的练习。如本节课,可以挑选有代表性的“肥”,在字典中感知其一字多义。课文里的“桑叶儿正肥”,学生在理解这里的“肥”字的意思时,有难度。教师可带领学生学会了利用“部首查字法”认识新的字。学生在情境中,会对这个字的理解更深入。在一字多义的辨析中,理解“肥”在这里是枝叶茂盛的意思,可能更更适合低年级孩子的形象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