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10月语文反思
发布时间:2019-10-1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邹佳雾

  

《桥》这篇课文的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涵。

但是想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沉浸在文章情景当中可不太容易。整堂课我主要采用“品读感悟”式教学方法,通过学生的读一读、找一找、想一想,议一议等语文活动,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体会老汉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优秀品质和人格力量。根据文中的老汉是在面临不断上涨的滔滔洪水中做出的决定,理解他的言行决不能把当时的情景与行为割裂开,于是我让学生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谈一谈自己读文后的感受,然后围绕课文中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细读课文,抓住主要语句,结合当时危急的情况理解老汉的言行,然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自己的感动,从而升华对老汉的理解和认识。朗读时,引导学生读出老汉的沉着、镇定,读出自己对老汉的敬佩,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加深对老汉的理解、敬佩,并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从而使学生与作者、文本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在课至尾声我安排了三个环节:1、为村民们取桥名;2、写话训练;3、朗诵小诗。无论是哪个环节,用意只有一个——让学生“情动而辞发”。既是情感的凝聚和提升,又是语言实践的活动。让学生带着对老汉的感动,带着对老汉的敬佩,带着对老汉的深切的怀念,情感再次得到升华!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