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下午,我有幸聆听了两位年轻老师的班队课展示,受益匪浅。在此记录一下我个人的浅薄想法。这两节课分别以“课间游戏,玩出乐趣”和“童心赞祖国”为主题展开。既然是班会,就要求全班同学都要参与,学生的参与面,和教学的效果成正比。当然这里的参与面不仅指的是身体的参与,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和思想的参与,多让学生动脑,多让学生展示,这一方面两位老师都把控得很好。
第一堂课主题切入点较小,将课间游戏分组、分板块进行展示,形式多样、相对全面,但是课堂的重点过多注重旧游戏的介绍,不够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实际。课堂上学生讨论、现场展示、游戏进行均较为顺利。个人认为课堂展示还需要更加全面,课间活动不仅要展示在走廊、教室外的活动项目,还需要在教室内进行一些游戏的设计和讲解。
第二堂课的主题较为鲜明,“童心赞祖国”,为祖国成立70周年华诞喝彩,此时此刻我的心情还会平静下来,那体现了祖国成立70周年巨变的一串数字、一幅幅画面、一段段文字仿佛还在我的脑际浮现,孩子们朗诵的诗歌、演唱的歌曲似乎还在我的耳畔萦绕。我想,在座的老师一定和我一样,在观看这节班队课时,会情不自禁的心里感叹,祖国母亲了不起,这就是这趟班队课带给我们的震撼力,感染力。但是,高雅丽老师在评价语以及过渡语方面,还是需要灵动一些,更加活泼多样。
盛校长在最后总结到,班会课应该做到结构开放、过程互动、重心下移、价值提升,这四个目标是层次递进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素养,使课堂具有一定的生长点,感受到孩子的素质发展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