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10月评课
发布时间:2019-10-1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邵金花

10月评课

20191011日,有幸聆听了湖塘桥实验小学杨丽老师的优质课展示《带刺的朋友》,感受颇深,下面简单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态度亲切,平易近人

由于是借班上课,所以课前杨老师和孩子们进行沟通交流,用有趣的自我称呼“杨大仙”“小胖胖”一下子拉近了和孩子们的距离。课中,当有一位同学阅读困难时,杨老师并没有直接放弃,而是一遍又一遍地鼓励他,当孩子读到第三遍还读不通课文时,杨老师亲切地弯下腰,耐心地带着他一起慢慢读,让孩子最终感受到了努力过后成功的喜悦。我想,如果我是孩子,我会因为有这样亲切可爱的老师而感到幸福。

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带刺的朋友》写了家乡院子里来的不速之客——刺猬。写了它偷枣本领高明、反应

聪明机灵,给作者带来了很多乐趣。杨老师以一颗枣子图和长满枣子图来开启全文,让学生自由说看到了什么样的枣子。用“枣子”作为切入点,到“枣子回到树上”来把重点字词、句子层层渗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了生字,读懂了文章,真是润物细无声。

三、设计巧妙,匠心独运

开头的自我介绍,有趣的自我称呼,不是单纯地为了和孩子交流,还更多地为讲解课文中的内容埋下伏笔。人有不一样的称呼,本课中刺猬也有不同称呼。学生默读课文后很快找出:“带刺的朋友”、“圆乎乎的东西”、“那个东西”、“那个家伙”以及“小东西”,这些称呼都是指刺猬,令人感受到了浓浓的乐趣,从而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四、因势而教,提炼升华

课文的讲授不仅只是简单停留在“读——找——议——再读”,杨老师更是教会孩子们读句概括的能力:用一个简单的词来说出长句或段落的大意,叫会概括。在拟声词的教学中,不仅让孩子们从“哗哗”和“噼里啪啦”中感受到了枣子的多;更拓展了表示声音的拟声词,如孩子们说的:“咚咚”、“吱呀”等;还进一步让学生学会运用,出示文中没有声音的句子,请孩子们为句子加些有趣的拟声词。对孩子们来说,整个过程充满乐趣又收获丰富。

杨老师的课教学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孩子们在读中感悟,在提问中思考,在述说中升华,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原来,教学的生动是这样来的!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