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教学反思
谢星赟
转眼间,忙碌的十月已悄然走过。本月,我想结合自己在家长会上的上课的情况,谈谈自己的感受及反思。
本次家长会,我上的是5A Unit5 What do you do? Story time版块。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理解、掌握对话内容,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并初步表演对话。
2.能正确运用日常交际用语:What does he/she do? He/She is a teacher/ worker/ factory/ writer . . .
3.能听懂、会说、会读单词:writer, at home, sick, people, factory, cook, driver, farmer, policeman.
4.能谈论自己家人的职业。
课堂上,我通过歌曲导入jobs话题,让学生头脑风暴说说自己知道的工作,由此聚类呈现、学习工作类词汇。接着,通过师生互动、同桌互动和小游戏操练句型What does he/she do? He/She is a ...。处理课文时,让学生先根据课文图片提出问题,再带着问题通过看卡通、自读课文、小组共读等方式学习和理解Mike和Su Hai的父母的职业。最后,由小组展示朗读课文和复述。
课上,学生们能认真倾听,积极思考,从他们专注的眼神看出他们是在认真听讲,但奇怪的是,这节课同学们的发言和展示并没有以往积极,即使上台表演,也有些羞涩。一问才知道,他们竟然是紧张,害怕在爸爸妈妈们面前说错。
我们知道,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语言能力就是用语言做事的能力,涉及语言知识、语言意识和语感、语言技能、交际策略等等。我认为,作为英语学习者,作为五年级学生,在掌握书本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有自信的表达能力。拥有自信的表达能力,才能在小组展示时展现自己自信、大方和勇敢的一面。
因此,我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将做以下几点改进:
1.明确表演要求。在下达表演指令前,应该明确表演要求,除规定组内人数和表演内容外,鼓励学生进行表演创造,发挥想象力,增加表达的机会,但改编应在合理范围之内,使课堂活而不乱,动静有序,发挥活动应有的作用。
2.规范表演常规。在小组表演时,应该形成一套规范的表演常规,比如表演前该如何打招呼和问候,结束时该如何总结谢幕。并在今后的课堂上让学生多多练习,让学生体会表演的仪式感。
3.采用表扬和奖励机制。在教育中,我们深知表扬比批评更有效。在老师的激励下,学生更容易提高兴趣和积极性。因此,表演时老师也应该有始有终,最好能在结束时进行总结,对表现优秀的同学可以适当奖励。
总之,经过这次课,我看到了自己和学生在小组展示上的一些不足,我会在今后的课堂上不断反思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