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雾在哪里》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9-11-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静琪

本文是一篇科学童话,他以拟人的手法,把’雾”描绘成一个淘气的孩子,先后来到大海、岸边、城市的上空,把大海、天空连同太阳,海岸、城市给藏了起来,最后又没什么可藏的了,顽皮地把自己给藏了起来。本文需要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雾的淘气以及把一切都藏起来之后的得意,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对雾这种自然现象产生兴趣,理解其聚散变化的特点,从而感悟雾对生活的影响。

一、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朗读对其理解语言、感悟情感有着重要的作用。本节课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悟到雾的淘气与顽皮,梳理文章脉络,雾先后来到了哪些地方?来到之后景物变成了什么样子?

本课还要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把握文中结构,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朗读的形式,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内容分配朗读任务,如一人读雾说的话,一人读雾所做的事,最后两个人齐读雾做的事的结果。在在第1个小组展示朗读之后,教师适当的小结,引导其他同学学习这种方法,并在课堂上运用朗读,在反复的朗读中理解了课文的结构。

二、随文识字,积累巩固

  本课的生字分布在课文中,在教学时可采用多种方法识字。在教学“于是”这个关联词的时候,可以在讲解意思之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造句,从而学以致用。并且可以联系数学知识,“大于、等于、小于” 等等。在教学“切”这个生字时,可采用编字谜的方法,在教学时还要联系汉字的不同意思,进行多音字的归类总结。“步”可以联系古文字。

三、合理想象,联系说话

  “雾可能还会走到哪里,把什么给藏起来?”“在你的眼中,雾是什么呢?”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想象,激发创造性思维,提升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语感,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

本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以后还要多多学习反思,尽快成长起来。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