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的扁担》用简洁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朱德和战士们一起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的故事,为了坚守根据地,一起去山高路陡,距离遥远的茅坪挑粮,课文于细微处见精神,语言朴实感人,娓娓道来,向我们展示了一位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红军指挥官形象。也表现了战士们对朱德的敬爱、仰慕之情。
唐老师是一位有经验的教师,整节课结构清晰,层层推进。本节课注重对难理解词语的积累和指导,比如第一、二自然段,学生对“会师”“围攻”一词难以理解,教师通过板画,引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意思,从词语到句子,进而理解课文的内涵。在教学生字“伍”“志”时,采用编字谜的方法,而“战士”“扁担”则可以把它放在词语中进行教学,关注后鼻音、轻声,以及学生易混易错的字词,生字教学扎实而到位。
本节课在品读感悟中提升情感。朗读是整节语文课堂的主旋律,只有声情并茂地朗读才能入情入境。本节课在唐老师的指导下,读书有滋有味,本节课书声朗朗。初次读课文时,老师让学生充分的读,整体把握课文,读准读通读顺。随后让孩子们再读课文,思考朱德的扁担是干什么用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为什么要挑粮?问题的设计层层推进,由浅入深,真正让学生做到了在读中思、读中学、读中悟。最后还有情感的升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起初干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为什么之后又不好意思再藏了?从问题的设计中,引导学生感悟本文的情感以及中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