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三,我执教了一节组内研讨课,上课内容是四年级上册unit6 At the snack bar第一课时story time。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能够理解故事内容,能够模仿朗读;能熟练掌握食物类和饮料类的词汇;能熟练运用What would you like ?和Anything else ?以及其回答。总的来说,这节课的目标达成度还是比较高的。下面我将对本节课进行以下反思:
一.亮点呈现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本节课我创设了邀请小朋友来我的snack bar作客的情景,在大情景中完成各项小的任务。先是通过猜菜单看菜单,复习食物类饮料类单词。然后创设了墙上有首小诗,要客人读还要仿写一首小诗才能进餐的特殊规则,让学生复习并运用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 ..句型。接着听声音来了几个客人,引入文本。最后客人走了,轮到小朋友自己点餐环节,巩固所学内容,进行输出。情景的创设让学生自己参与其中,扮演主人翁,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活动多样,突出主体。新课标强调现代教学要求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的话语权要还给学生。所以我设置了很多的小组活动,如,四人创编小诗,两人讨论总结,四人读书,三人表演等等。让学生充分的展现自己,锻炼自己的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二.问题剖析
问题设置口令不清晰。在文本教学中,我设计了问题how to order,本来我的意图是让学生找到如何询问他人想要什么的问题。但是因为问题不清晰,导致学生一直回答I’d like....
课堂用语不太熟练。
三.解决措施
仔细思考提出的问题和任务,内容要准确,不能模棱两可。
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素养,还需要好好学习,给自己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