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后反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本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难点是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让学生明白一篇课文有多件事时如何总结概括主要内容。
教学中,我抓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背后的深层原因“中华不振”这个切入点,让中华不振成为我解构、重组、整合本文的一条主线。在教学开始,我适时补充材料《火烧圆明园》让孩子直面历史,让学生新海难平,让孩子从心底萌发民族意识、报国之情。课堂尾声,学生能纷纷诉说自己的远大志向。
不足之处在于弄清楚三件事之间的关系后,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让两个学生进行了整合复述,所以我打算后续讲解练习时进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