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听了高亚莉和王燕老师同课异构的《难忘的泼水节》,下面我就王燕老师的课堂说说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创设情境,课堂活跃
王燕老师以泼水节的视频导入,学生受视频中欢快喜庆的气氛感染,整个课堂氛围热烈,带上动作朗读时都放得开,投得进去,感染力强。
二、寓教于乐,课室丰富
识字过程中,王老师拓展了很多有趣而受学生欢迎的内容。如龙”字拓展了龙船、皇帝、龙的传人、常州美称——龙城;“穿”字出示古文字,从字形理解,学生兴趣浓厚。
三、语言丰富,课堂流畅
课堂中,王老师没有直白而多余的语言,环节衔接流畅,过度语丰富而自然,精心设计的过渡让学生的情绪一直沉浸在情境中,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由读到悟,课堂主体下移
本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王老师大量地采用“读”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由读到悟到理解,润物细无声。尤其是王老师还穿插了对学生说话的指导,结尾处由学生根据板书说话小结课问内容,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五、课堂反思及重建
1.虽然以视频导入让学生体会了泼水节的欢快喜庆的气氛,但学生对泼水节的重要地位还不够了解,因而在理解周总理到傣族地区过泼水节对傣族人民的重大意义上还有所欠缺。小学生观看泼水节的视频后,基本都能说到相关的凤凰花和象脚鼓,老师可在此时点一句,傣族的泼水节就和我们的春节一样,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由此可帮助学生理解国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令人难忘。
2.生字教学时可再花点时间,学牢生字。如学习“度”时,说到的词语可以写在黑板上帮助学生加强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