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11月反思《父爱之舟》
发布时间:2019-12-1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王倩倩

在进行本文教学设计时,我们依托信息化平台,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与信息化的整合,上完之后有以下思考:

1.依托信息平台,多样化理解词义

这篇课文对学生而言,因为有一定的年代距离,所以文章中很多词语学生读起来非常陌生,比如:踩高跷、粜米、黄油布雨伞……于是,我在设计中加入了看图片直观感受、链接百度视频理解踩高跷、百度查“粜米”再由学生根据所查讲讲词义,在理解“乌篷船”时,学生有一些概念,但是并不清楚,我们也借助了信息化平台,请学生上台来百度查询讲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也让他们更直观地理解了词语。

虽然如此,我在教学之后还是觉得,在理解词语时,因为过于依托信息化,虽然学习起来也有一定的积极性,但是在联系文本理解字词上做得并不好。

2.关注文章,学习表达

本单元学生要通过文本学习一定的语文能力,在本单元前面就写了要学生学会关注场景,并且学会恰当表达。那么如何恰当表达?我们需要给学生一些抓手和指导。于是我将课文分成生活场景、学习场景,先学再用。以生活场景为例,我引导学生关注想象补白、抓住关键词句、关注修辞等批注方法来感悟文本,再放手让学生自己批注学习场景,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从上面所学的方法中选择一个恰当表达。

这一块的处理有一定抓手,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特别扎实,还是需要更多的展示、评价的时间,这样才能更加有效。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