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麻雀》评课稿
发布时间:2019-12-1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刘元敏

语文学习是学生个体的行为。语文阅读也是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所产生的感受也是不尽相同的。

一、花老师在教学时就非常注意尊重与呵护学生的独特感受。例如:在品读“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时,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小麻雀?”学生有的回答“无可奈何的小麻雀”“无助的小麻雀”“可怜的小麻雀”学生回答出什么感受,就让他带着这种感情读一读。

二、加强读书指导,以情促读感悟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书是语文课的根本,花老师这节课很好的落实了这点,而学生也正是在品读中理解了老麻雀是怎样态度坚决,毫不犹豫地拯救自己的孩子,使在场的每位学生深深感受到亲子之情的伟大。

三、一点思考:是否可以渗透创作背景?

《麻雀》一文,是根据俄国作家屠格涅夫于18784月写的散文《麻雀》译写的。他出身贵族,但对这种不公平的社会却非常不满。其原译文的结尾有这样一段文字:“爱,我想比死和死的恐惧更加强大。只有依靠它,依靠这种爱,生命才能维持下去,发展下去。”这是对《麻雀》写作目的的最明确的阐述。当然,对于小学生这样的背景及意图,老师给学生点到即止,学生能理解到这篇文章不仅歌颂了圣洁无私的爱,而且极为形象生动地反映了作者对那些备受欺压与摧残而又无力主宰自己命运的弱小者的无限同情及对残暴势力的极大厌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