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和神话》是“综合?探究”类的课程 ,以中外民间广为流传的寓言和神话故事作为学生绘画表现的内容,决定了本课学习内容的综合性特点。学生既要在愉快轻松的学习中领会寓言和神话故事蕴涵的哲理,又要在多种表现形式上得到启发,以及学习对于基础美术技法的综合运用。寓言故事文字简洁、幽默,并反映深刻的道理,读后耐人寻味,如龟兔赛跑、乌鸦喝水、拔苗助长等等。神话故事则浪漫动人,充满神奇色彩,不仅可以丰富历史知识,提高文化素养,而且可以学习祖先们在征服大自然,与大自然抗争的历史长河中那种勤劳、智慧、勇敢的精神,如西游记、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等。本课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这些故事的诱发、联想,使学生明辨是非,领悟中国传统文化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在具体学习和表现过程中强调用形象化的手法来表现自己感兴趣的故事情节,使得寓言或者神话故事的内容更加有趣,道理一目了然。在创设的情境中引导学生畅想故事情节领会寓意的同时,培养和提升学生对于构思、取材、构图、配色等综合的艺术表现能力。
在课堂我也还有诸多不足,首先是在寓言或神话故事中的引导不够细致、明确,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寓言课本剧,请学生留心剧中人物的造型和表情,边看边思考主角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认为他哪儿做错了?你准备如何在纸上表现这个人物的形象呢?在你心目中他应该是个什么形象?这样可以通过语言的描述在学生头脑里形成主要人物的初步形象,为下一步具体绘制做一个准备,同时进一步体会故事内涵。其次,我在学生完成绘画时的指导还太少,可以在巡回辅导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在人物表情,场景设计以及色调的处理上提供良好的建议,尊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最后是我在课堂上没有安排拓展与展开,应建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设计几幅寓言配画或者神话故事配画,形式上也可以采取连环画的多幅样式完整的表现寓言或者神话故事,在班级或者学校范围开展“我是小小寓言家”或者“神话大比拼”配画活动,比一比谁的配画最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