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巴黎地下铁》
忘了是初中时代还是高中时代,父亲曾送我一本书,他告诉我这是他一位朋友的儿子在法国留学时,结合自身的经历写下的一本书。当时光看那本书的封面就觉得十分“诱人”,让我忍不住的看了起来,这本书讲的是一位名叫纪国庆的人,在技校毕业后偷渡前往法国淘金的故事。那时的我很年少,或许能读出他的心酸历程,但或许又什么都没读懂。今年寒假恰逢全国疫情爆发,让我再次有机会重读这本书,也给了我许多深深地思考。
主人公毕业后不顾家人反对,独自南下前往广州某生,在一次偶然下翻越重重艰难险阻经历被抓入狱后偷渡到了巴黎,面对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他认识了和他同样的一些人。他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吃穿住行,还要时刻躲过警察的巡查。边缘化社会里疲惫压抑的生活让他开始困惑和怀疑出国的意义。在那样的环境下,他在地铁里遇到了她,地铁对他来说是一个安全的地方,不见日光,永远是不明不暗的白炽灯。漆黑的隧道、嘈杂的走廊,而且有各种乞丐和流浪艺人。相比之下,他才会不觉得自己已有多么可怜。本想在异国淘金,却在经历一系列变故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然而故事的最后主人公在上海开了一家名叫“巴黎夏天”的饭店,他曾在巴黎时的她也回到了他的身边。
主人公的经历既坎坷又丰富,他曾说“巴黎很美,但这样的美从不属于他。”不经让我想起大学开学的那天,家人将我送到了另一座城市,新的环境新的生活的确令我兴奋与激动,就像书中的主人公一样,当时觉得巴黎光听名字都觉得洋气。可当父母走后,那天晚上我们宿舍四个人谁也没有睡着,我们畅聊了很久,但大家说的最多的一句便是“好想回家啊!”。我默默地躲在被窝里流着眼泪,那是我第一次感到了人生中的孤独,也是第一次感到了原来家在我心里是那么的重要!我的家离就读的学校并不是很远父母也给了我充裕的零花钱,而书中的纪国庆刚到巴黎便遭遇了小偷,身无分文的他在巴黎的第一晚就流落在街头。我不禁佩服起他来,我佩服他的勇气与胆量,我更佩服他能够隐藏起自己的孤独。初至巴黎的他本怀着一腔热血与斗志,他本想要在异国他乡创出一番天地,然而现实与理想总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但他似乎并没有放弃,最后才有了“巴黎夏天”。就像刚工作的我,满怀热情与希望,我渴望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不平凡人生,但实际操作起来与学校老师讲的那套理论相差太大了,我也会偶尔迷失了自己的脚步,好在最初的信念没有变,仍在一步步努力前行。就像这次疫情中本可安享晚年的钟南山院士却不畏病毒亲自出征一线,就像本可在家休息的各行各业人员却不畏困难认真站好每一班岗位,他们都仍在努力,仍在坚持,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放弃?
人的一生就像在走路,有人会在途中转弯,有人会在途中迷路,有人会在途中走不下去,但只要你记得你在寻找的目的地并且坚持到最后,那么你一定会有所收获。巴黎很美,对欧洲的华人来说或许充满着复杂性,世界很大,对偶尔身处边缘的我们来说或许充满着挑战性。但请你相信“拼搏一瞬间,战胜万重山”。
——商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