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跳水》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05-1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蒋楠

《跳水》教学反思

 《跳水》这篇课文叙述了在一艘外国轮船上发生的故事:一只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最高的横木的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在万分紧急的时刻,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孩子跳水,水手及时下水抢救,终于使孩子转危为安。故事蕴涵着这样的道理:事物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我们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果断行为。

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先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认为文章应该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学生纷纷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如:课文讲谁跳水?什么原因跳水?跳水的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跳水是唯一解决问题的办法吗?然后,我让学生带者这些问题读书。

在学生初读课文,掌握字词,理清事情的先后顺序后,我出示了议题:试着找出文中对孩子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过程。 此处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品味重点词句,并在ppt出示箭头引导孩子体会孩子的心理变化。接着我让学生找出描写孩子处境危险的句子。学生找到了“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即使拿到帽子,也难以回转身。”等,理解情况的危急,再通过感情朗读,从而体会情感。并且从中引导孩子关注水手的三次笑,很多同学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知道水手的笑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最后让学生说说在危急时刻,船长是怎么做的:想象一下,当时船长是怎么想的?学生从而想到:孩子掉在甲板上,必死无疑;跳入海中,虽有危险,但有海水,还有生还的希望。用枪逼孩子跳水,是不让他因惧怕而犹豫,因犹豫而拖延时间,拖延时间,有可能掉在甲板上,就意味着死亡。有同学还关注到了第一小节关于“风平浪静”的描写,知道这也是暗示故事的结局。读到这,我们不得不对船长的机智和果敢产生敬佩之情。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