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王倩倩老师上了六年级的《穷人》第一课时,对于我这个新教师而言收获颇多,接下来我就来分享一下听完这堂课的收货。
1.导入新颖
课前通过出示一组人物词语,不仅学习了字词读音,还展示了小说中的任务以及任务关系,让孩子借助预习来判断主人公,这样的导入方法对于我而言特别新颖,可能自己没有教过高年级,高年级知识点多,难度大,一个导入即可一下子完成三项任务,真的符合高年级教学特点。
2.循循善诱
接下来的活动一和活动二分别从环境和心理活动入手,让孩子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感受,并且交流感受,这对于学生借助环境和心理活动,理解感受人物形象有极大的帮助。让孩子从文中找出相应句子为抓手,品读,步步深入,这样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通了,有种柳暗花明的感觉,自然而言的加深了对文中人物性格特点的理解,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课堂上孩子们思维的活跃以及精彩的回答,还有形象生动的朗读就是最好的证明。
3.思想沉淀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找关键词句,体会领悟主人公的内心,学生已经被桑娜和渔夫的善良感动了,把这种情感都沉淀到了自己的心灵深处,最后回归课题文中三个大人七个孩子,你觉得他们穷吗,升华了主题:可敬的穷人,在苦难面前的所作所为,温暖了我的心,让学生领悟了“穷人不穷”这句话。
以上是我从王老师课堂上所学到的,作为一名新教师,尽管还不能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一点建议,但是听了薛校长的分析,自己又学到了,梳理情节的时候居然还可以根据人物心理的变化来推动故事情节,并且还提出“内心独白,对白,旁白”这个知识点需要告知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