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9月语文评课
聚焦要素,挖掘留白——《穷人》评课稿
发布时间:2020-09-1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潘虹

9月10日,第36个教师节,薛小中高段语文教师齐聚录播室,参加六年级主持的教学研讨,别样的收获成为这个节日的特殊礼物。

此次教研活动聚焦小说单元的教学研讨,牟小青老师和王倩倩老师分别执教《桥》和《穷人》,扣住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和环境,有所侧重地展开教学。牟小青老师抓住环境描写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王倩倩老师则抓住人物心理在焦灼矛盾中明晰人物的品质。两节课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王倩倩老师执教《穷人》第九小节的片段。

《穷人》第九小节中出现了大量的省略号、感叹号和问号,充分体现了主人翁桑娜的焦虑、害怕、紧张、忐忑不安的情绪。在这个极其矛盾又快速转变的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捕捉转变的痕迹,王老师的设计非常巧妙。王老师指名两位同学分角色对话,而两位同学的角色对话被分成了若干部分,每个部分之间,王老师都设计了角色体验和想象说话,让学生将自己想象成桑娜,表达心中所想、所惧、所虑,挖掘文本中的留白,使学生不断丰富人物的内心独白,感受桑娜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同时也自然无痕地将桑娜情绪的变化贯穿在同学的想象说话和角色对话之中,随着情节的推进,人物内心不断充实,人物形象也越来越丰满,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体验。

重建建议:在此板块的教学中,王老师设计的情景对话主要以“桑娜你在想什么?”这一核心问题展开,几次想象说话都是用这一问题启发,所以学生的回答也就不够丰富,缺乏梯度和层次,建议设计的情景对话要有所梯度,逐渐深入矛盾核心,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走进人物,这样课堂上的回答也会相对多元,可以捕捉的资源也较为丰富一些。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