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树之歌》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09-1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海莉

    《树之歌》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和桂花树等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繁多,并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时,我在引导学生读熟儿歌后,让孩子们圈出儿歌中的树木名称,然后与插图进行一一对应,由这些表示树木名称的词语引出今天要学习的生字,再利用形声字的构造规律,将同偏旁的字进行归类识字。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我也重视对学生的背诵指导,通过填空的形式先让学生简单背诵,再通过各种形式的背诵加强学生记忆,大部分学生能当堂把儿歌背出来。学完儿歌后,对儿歌进行了拓展,让他们知道保护树木的重要性,以及拓展了和树有关的成语俗语。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我重在识字方法的引领和识字兴趣的激发,但还没有达到预期的识字效果,学生对“杨”的书写还不是很到位,对我重点强调的“壮”和“枫”掌握较好,这有待于我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板书写的没有条理,而且比较仓促。在课堂上各个环节之间的过渡语不够流畅自然,有待改进。

     每位学生都有一件适合自己的“衣裳”,教师应该当好“裁缝”,为他们客观地量体裁衣,对待每位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促进每位学生共同进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不断反思自己,吸取经验,多向优秀教师学习。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