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九月反思
发布时间:2020-09-2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卓晶晶

《将相和》教学反思

《将相和》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错的精神。

一、品读感悟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以读为主的教学手段,我设计多层次地训练学生的朗读,通过读,让学生找到感觉身临当时历史环境中。在分析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方面,引导学生,教会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如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反复品读、感悟、揣摩,让学生对人物形象在朗读中渐渐地鮮明了,精神品质也逐新在学生们头脑中清晰了。蔺相如的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廉颇的英勇善战、知错就改,以及两人的共同的爱国心。这脱离了繁琐的解读分析,给了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二、读写结合1.在“负荆请罪”这一环节,让孩子们体会廉将军知错就改、勇于改错的大将军形象,对于这一感人场景进行拓展,我设计了:廉颇背负荆条,登门向蔺相如请罪,见到蔺相如后会说些什么?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想一想,并写下来吧!此环节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2.这篇课文不但以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更以主要人物蔺相如的高尚品质给人启示和教育;廉颇这位老将军脱下战袍,背上荆条,登门请罪的精神也令人敬佩。在阅读中动心动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说说:《将相和》这篇课文后,你喜欢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这样既鼓励了学生参与课堂,也训练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爱国思想和美好品质。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