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聆听了两节中队主题会,感慨颇多。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我一直在思考,我认为一节成功的中队主题会,不在于节目多精彩,而是通过这个活动,同学们懂得了什么,领悟了什么,这是情感与价值的目标。班主任在这活动中,不用高高在上,应该走进孩子们的内心。通过这样的活动,辅导员可以了解孩子们的内心,掌握班级的动态,对班级出现的现象进行及时的评议。
这里重点谈谈徐娟萍老师的课。徐老师班的课以“珍惜饭米粒,我们在行动”为主题,针对学校午餐浪费,挑食,剩饭等现象,从孩子身边的事中寻找问题,引导孩子自己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目的是让同学们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体验劳动人民的艰辛,养成不浪费,不挑食,爱惜每一粒粮食的良好习惯。
活动过程:1.徐老师组织了班里的队员们坚持“21天光盘打卡”,并在现场请来了校领导为“光盘小明星”颁奖。2.学生们根据自身的特长成立四个宣传小组,决定向全校同学进行宣传,号召大家一起做到珍惜粮食。各小队各显神通,通过多种形式宣传行动,让大家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第一小队选取了活泼有趣的视频向孩子们介绍稻米的来历,为大家讲述袁隆平爷爷研究出杂交水稻,让人民吃得饱饭的故事;第二小队齐心协力,克服困难排练了童话剧《小米粒旅行记》,形式新颖;第三小队设计了精美的手抄报和宣传画,宣传还进了社区;第四小队的三句半令人眼前一亮。
徐老师还在最后肯定了队员们的收获,参与倾听,整理收获。引导队员们如何将宣传扩展至全校及更大的范围,明确了努力方向以及后续活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