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十月关于三年级童话类课文教学研讨
基于语文要素的单元整体教学
发布时间:2020-10-2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吉菲菲

   上周四进行了三年级童话类课文教学研讨,我们在教学时更应该立足单元,从单元整体解读关键要素,并在文本中层层递进,刚刚那两节课从文化根源入手,精彩不断,现在我们先来说一说赵丽倩老师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节课整体解读童话教学有层次,从单元整体角度而言,赵老师的这节课立足于童话单元,层次清晰。首先,少数以童话保护聊童话,讲童话,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通过起因经过结果,进一步说明故事,如何进行童话教学呢,课上,老师引导学生关注,寻找小女孩擦亮火柴后看到了什么大问题,展开美好的画面,学生找到了很多美好的画面。也明白这些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从而引出童话中想象这一概念,并感知由一根火柴擦亮这一动作,看到不同画面想象的丰富性文本故事,又是如何展开想象的?老师立足整体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学生关注到小女孩她很可怜,在这样一个又冷又黑的夜晚,赤着双脚,明白了想象是有依据的,那么这样的想象是否可以打败顺序?这一提问成功的勾连了童话阅读和想象思维的碰撞,正如单元整体教学所指出的,在教学过程中不打乱教材的编排顺序,而是把语文要素合理分解到三年内的每篇课文中,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活动。

   童话有童话的样子,在赵老师的课堂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童话人物的生动,情节的反复,还有愿望美好,孙老师也同时关注到了学生想剪头发的这个愿望,给了他们关键词汇思维导图,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自己的童话,第二点,我们都在讲语文要素,语文要素要去怎样落实呢?以本单元为例。单元指向阅读的语文要求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孙老师是怎么做的呢?抓住情节去落实,种子有四次变化,每次变化不一样,都在意料之外,这就是想象的丰富,我们还可以抓住学生的经验去落实,主人公是种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去想象,这也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他是一篇略读课文,他也是出现在第一篇精读课文之后的阅读课文,那么它的内容,它的使命,更在于在总结前一课的语文要素后,要进行一个迁移运用。还有一句,想象有层次,那么这节课就应该将这样三个主要的方法运用到课堂当中,孙老师,这节课我觉得是做的非常好的,尤其是后面的续编故事,就是往后讲讲故事,其实就是丰富了想象,继续往下讲,这就是学生内化运用了,也同时为后面的习作打下了一个伏笔,总之,孙老师的课给了我很多的启发,也为我后期的课堂实践提供了一个研究的方向,谢谢大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