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它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极富感情,不宜层层分析,那样会削弱文章的感染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从整体入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解读课文,感悟课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老师所展现的这节精彩的课让我受益匪浅。
依据《课标》中“尊重学生,张扬个性,把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揣摩、感悟”的新理念,教学中老师交给学生读书方法,如:在学习1~4自然段,你从哪些句子体会到小女孩“可怜”?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句子,然后仔细读读这些句子,并说说自己的体会。从学生的交流汇报中,可以看出,学生能抓住文中句子谈自己的体会,老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相机点拨使学生从寒冷、人情冷漠、无人疼爱等方面,体会到了女孩的可怜这一环节,体现了老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语文的述程;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老师在教学中起到引导作用,在引导学生初读文本时,首先让学生快速读课文,熟悉文本后,让学生有目的地去自读自悟。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独特体验,根据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来指导朗读。教学中,老师采用让学生谈感悟、抓重点词等多种形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达到了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的目的,真正做到“以读为本”
在这节课中,老师通过还孩子感悟小女孩三次擦亮火柴所看的实物,让孩子体会到童话故事特有的想象,同时还让孩子思考能否调换三次擦亮火柴看到的食物,让孩子也体会到了童话故事是有层次的,这节课充分调动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为我后面的教学指导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