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鼻韵母的教学,关键在于“ng”的发音,在教学中,我首先出示“ng ,”教师说清楚发音的方法,然后通过范读,指名读,开双轨火车读,利用小班特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发音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学,教学“ang eng ing ong”的发音,以点带面面向全体。同时,让学生根据前鼻韵母的发音方法,尝试自己读出后鼻音,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教师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汉语拼音,无疑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教学结束时,我通过摘桃子游戏,引导学生说说在书本中,在生活中寻找后鼻音的音节,如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家具电器同学的姓名动物植物名称等,都藏有后鼻音,引导学生们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实践,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让拼音教学生活化及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锻炼出对拼音符号的认同和理解,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去使用,用它来识字。
拼音的教学已经接近尾声了,在最后一个阶段的韵母教学中,an、en、in、un,这几个前鼻韵母的发音和ang、ing、eng、ong这几个后鼻韵母的发音要区别开来,如何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的差别,这个问题是我在这节课中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在这节课中。首先我运用上节课所学的前鼻韵母an来引出后鼻韵母ang,之后让同学比较他们两个音在形状上的不同,从外形上来看,前鼻韵母后面只有一个“n”,但是后鼻韵母则不一样。后面是“ng”。让学生先将两个音外形上的不同理清楚,让学生对于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有一个浅显的认识,在学生已经基本理解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在外形上的差别,我让学生听音an和ang的音,让他们认真听听出两个音在发音上有什么不同,然后让他们自己尝试看发发两个音,在自己的亲身体验后,感受到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在发音上的区别,在教后鼻韵母的发音时,我为了让同学能够切实感受到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在发音时的不同,我让学生用手指轻轻触碰鼻侧。让他们通过感官来感受发音的不同,前鼻韵母在发音时,鼻侧在发音前后无明显的变化,手指感觉不到什么,但是后鼻韵母发音时,鼻侧会有明显的震动感,用手指去触摸,能够感受到在发音后,后鼻韵母和发前鼻韵母的不同,在后鼻韵母的教学中,让学生进行扩词的时间仍然不多。要增加孩子的词汇量,单单只靠课堂上的扩词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孩子在课外能够细心观察,并能广泛阅读,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师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汉语拼音。无疑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拼音教学生活化及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提炼出对拼音符号的认同,理解,从而引导学生自主的去使用,用它来识字,用它来学习普通话。
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课堂,40分钟的学习时间,对于他们来说是很漫长的,根据学生爱玩的特性,我在教学中穿插了一些游戏,如摘桃字闯关等,在课堂中引入孙悟空,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童话般的情境中学习,活跃了课堂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