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下午,我校承办常州市新北区草原名教师成长营活动暨常州市优秀教师城乡牵手活动,此次活动有我校一年级组承办,于露老师和徐婷老师分别执教《四季》第一二课时。作为长期执教高年级的老师,每次都是带着学习的心态认真聆听低年段的课,希望形成小学系统的知识体系。今天聆听了两位老师的课,受益匪浅。
一年级作为小学的启蒙阶段,孩子刚刚开学两个月时间,课时两节课都呈现出高质量的常规。现阶段,学生从拼音过渡到课文的学习,无论是对学生还是老师,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课堂上,老师带领学生学习春夏秋冬四季,到“四”和“天”这两个会写的字的教学,让学生会读、会记、会写、会组词的方法,更指导学生读准三拼音节,学会将词语进行分类整合,学生能从一个词写到一串词语,还能联系生活。书本只是孩子学习的范本,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生活中处处可以识字的道理,因此课堂中应该给予他们在生活中识字的方法,从看到事物了解他们的名声读音,可以借助身边人的力量进一步去认识它们,最后能学以致用,这才是趣味的语文教学。其次,老师有指导,学生有收获。老师注重有效的读书指导。于老师通过示范读到指名读再到齐读,层层推进,同时老师在不同板块有及时有效地评价,让学生一步步有朗读的标准,一步步在进步。学生获得了有效的书写指导。写字教学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本节课要求孩子们正确书写“天”和“四”两次,于老师创设了一个的情境,如出现词语卡片或联系生活实际写这两个字,于老师先让学生学会观察字的特点,在田字格的位置以及处理点,再让学生书空,通过老师的代写学生的描红,最后多媒体展示,更加有的放矢。
徐老师执教的《四季》第二课内容丰富,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想象和说话能力。全文一共分为四个小节,以拟人化的口吻描述了四季的不同特点和代表性的事物,课文所配的四幅插图色彩鲜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丽景观的热爱。新课标要求一年级的学生能够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学会表达。老师能够将新课程标准的内容转化并落实到课堂的教育行为当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主动在快乐中学习。教师有语言之美。在本节课的朗读指导当中,徐老师将表扬性的评价贯穿了课堂始终,能够不失时机地对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大声地说,培养学生的课堂规范,紧紧围绕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教学与评价的一体化。有针对性的表达和评价,能够充分激发一年级学生的自信心,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同时也能够在无形之中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学生观察到了自然之类,细心地发现大自然的特点,将课文的描写总结为样子,颜色,气味,味道的几个方面,让学生根据这几个方面来进行延伸,想象这一教学环节设计既能够扩展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对于这这次的四个季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锻炼了生的表达能力。徐老师关注汉字书写的标准,指出第一学段在写字教学方面要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练习写字对学生审美的提升也有着促进作用。学生在这节课中能够及时发现其他同学的汉字在书写时做产生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纠正,让学生互相评价,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让多元化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地进行知识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