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我们去奥园校区听了五年级谢星赟老师的一节教研课。课题是U4的checkout time。这节课还融合了绘本的教学,在复习本单元的知识点的基础上拓展了内容。
谢老师的课层次多样,层层递进。从听,听录音细节,关键词到说,培养学生语言输出能力,到读,读绘本,解答提出的问题,到写,写自己的爱好和自己朋友的爱好。
亮点突出,首尾呼应。第一个亮点就是在传统的教学中加入了绘本的教学,教材是围绕人的爱好,而绘本的从animal hobbies 入手。课一开始用科比的篮球故事导入,课的最后用科比的篮球精神结束,首尾呼应,升华中心。
开拓学生思维。谢老师善于追问学生,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浮于表面的提问或者学生随便回答一个答案就了事。设计的追问环节也是循序渐进,让学生有话可说。
情感升华,体现人文性。最后从科比的篮球精神入手,告诉学生爱好的巨大力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随着兴趣努力,终将有所成就。
板书美观凝练。彩色的板书和板贴,清晰工整,让人享受。
谢老师的素养很高,学生也很配合。但是个人感觉绘本没有完全融合进去,而是把整堂课分成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传统的checkout time的复习流程,第二部分进行绘本的阅读理解。
借助绘本进行融合教学要注意三点:主题情境一致性,功能语言相关性,语言难度相关性。虽然绘本的内容和第四单元hobby的主题有关联,但是功能语言没有很大的相关性,语言难度则更上了一层。整堂课的难度是有的,课堂的最后设置了写作环节,部分学生基本句型并没有完全掌握,更不能运用自如。而课堂环节很多,却没有很强的关联性,没有连汇贯通的感觉,而是一种杂和乱的感觉,设计方面还不是很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