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11月班队评课
发布时间:2020-11-1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唐飘飘

     

       近几个月来,因孩子心理出现问题而发生的惨剧时常见诸于报端。痛心之余,也觉得学生的心理教育已是当务之急。今天有幸聆听了吴宏露老师的班队课,受益匪浅:

1、 活动主题在身边

        因自己也是班主任,所以也时常为班队活动找不到主题而头痛不已。但是吴老师给了我很多启发——其实活动的主题就在我的身边,就在孩子们的学校生活中。平时,当我老师发现问题时,更多地进行口头教育,很少会想到设计一节课来解决这个问题,使得收到的教育效果不佳。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自己忙于平常的琐事抽不开身,另一方面也缺少活动育人的意识。因此,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除了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更重要的是要有设计活动的意识。

2、活动内容有层次

       本次活动由师生共读的一本书开始聊起,引起了孩子们兴趣,接着老师引导孩子关注书中的矛盾,再到同学之间的矛盾,最后到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层层推进,井井有条,让观课的老师也不禁开始反思自己在日常教学和家庭生活中的言行。活动紧紧围绕“沟通”,从后果反推成因和解决策略,再加上吴老师亲切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在沉浸式的参与中,习得好好沟通的重要性。

3、活动资源有取舍

       今天有一个地方让我印象深刻,当教师里播放完一个学生家长的采访视频之后,这个学生收到触动而流泪了。吴老师放弃了这个资源,没有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但是在这里却起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一方面尊重了孩子,并让他心里的委屈和埋怨得到了化解,另外一方面也让其他孩子知道了解决家庭矛盾的方法,也许他们会将这段内容回家之后告诉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许多年以后他们自己成为爸爸妈妈之后,面对同样的困境之时,也会想起今天参加的这次班队活动。因此,吴老师这样的选择看起来是一种失去,实际上是更广意义上的“得到”。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