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之舟》是一篇回忆性抒情散文,记叙了父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鼓励“我”读书的往事,表现了父亲对子女的深情和孩子对父亲的敬爱之情。
这一课时,我将重点放在了学习作者的细节描写方法上。因为本课内容较多,我打算采用先扶后放的方法。因为文中作者写了七个场景,我先讲述了贴近学生生活的“雨雪天父亲背我上学”这个场景,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抓住关键词句,关注细节,表达情感。然后小组合作共同学习其他场景。令我惊艳的是,一个平时不怎么回答问题的孩子,在分享“庙会吃豆腐脑”场景中,抓住“父亲从家里带了粽子,找个偏僻的地方,父子俩坐下吃凉粽子”这句话中的“偏僻”这个词,她说,这个词可以体会出父亲照顾孩子的面子,觉得让孩子吃凉粽子十分心痛,因此还给孩子买了碗“热豆腐脑”。孩子的品悟就是在这样的想象中慢慢提升起来的。
有了这些场景描写品读的铺垫,学生对“父爱之舟”这个课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